修缮梁家大院 留下川西坝子精彩故事

成都日报 2018-07-04 02:41 大字

城西郫都区唐昌街道,这个地方过去被叫作崇宁的古镇,它历千年岁月风霜,经久不衰,完整保留了大量川西农耕文明的历史印记,那些建筑精美的老院子更是留下了无数川西坝子的精彩故事,如今成为珍贵的文化古迹,其中,位于唐昌北街的梁家大院就是代表者。

为传承文化脉络,发展文旅产业,郫都区唐昌街道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契机,围绕“文旅融合、产城互动、以城带乡、以旅助农”发展理念,整体规划出唐昌古镇、战旗村为核心的“双核驱动,三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其中对区域内的梁家大院、崇宁文庙、大椿巷等历史建筑进行翻新改造,再现了传统川西文化特色,为唐昌打造“天府记忆文旅小镇”提供硬件保障。

昨日,记者走进正在深度修缮中的梁家大院,探寻川西坝子的四合院生活。

留存时代印记 还原川西民居建筑风格

要是问唐昌人当地最有特色的“民居古建筑”在哪儿,你一定能够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北街上的梁家大院。

梁家大院位于北正街158号,有资料描述其大院14个天井、大小房屋97间,占地20余亩的梁家大院,是唐昌古镇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

梁家大院的历史要追溯到大约150年前,唐昌声名显赫的梁氏兄弟后人梁显庭购买快要坍塌的水神祠,并聘请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掌墨师杨晏如、杨前生叔侄来修建了最初的中式梁家大院。1860年前后,修筑主体建筑完工后又陆续增补,如砖雕龙门即在民国初年所建,且风格上明显受欧式建筑影响。如今,梁家大院已无人居住,成为游客们追溯历史的文化遗迹。

梁家大院古建筑体的发展历程不仅揭示了时代更替中社会阶级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还侧面反映了唐昌过去繁荣的社会文化艺术大环境,具有深远的可留存意义。

2012年,梁家大院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郫都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唐昌街道于2016年完成对梁家大院的拆迁安置工作,2017年一期保护性修缮完工,完整还原了梁家大院清代民初川西民居建筑的艺术风格。

修缮古迹

推进古镇整体打造

穿过唐昌北街,来到位于青年巷的梁家大院遗址,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道中西文化融合的青砖大门,大院的门额正方上楷书“吉庐”,大意是象征吉祥、祝福的意愿,大门上方长了片片茵绿的青苔。后院的两株参天银杏任合抱而立,翼角上的神话、典故雕饰依旧完整铮亮。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竹林掩映、流水潺潺的场景已远去,但是透过屋顶上的浓郁绿意,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川西林盘生活。

记者了解到,此次政府通过修缮完整保留了梁家大院整体对称三重三进、木质结构布局,对纵向过厅、前厅、中厅、后厅、后花园,两翼的廊厢房、小四合院、戏台及各类功能房屋,以及柱头、板壁、风火墙顶、檐口下部、撑拱等建筑细节和龙门的砖雕、堆塑、木雕、雀替、撑拱等工艺进行修复还原。

“修缮梁家大院的目的是展现千年古镇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和‘天府记忆·文旅小镇\’唐昌新形象,全力将唐昌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据唐昌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家大院包含青年巷梁家大院、崇槐里(北)五院古建筑及附属地区,占地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一期保护性修缮已完工,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

唐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梁家大院遗址的建设将着眼功能配套、设施改善、产业入驻,以此推进古镇整体打造,实现唐昌区域经济从传统简单的农业种养殖经济向文化休闲服务业经济转变,促进当地城乡居民就近就地持续就业与稳定收入。

目前,郫都区正在整体规划建设118平方公里“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今后类似梁家大院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

胡倩滢 本报记者 张渝 摄影 谢明刚

新闻推荐

本周免费看音乐剧电影《家》

音乐剧电影《家》将于7月3日、8日在以下院线免费放映:太平洋影城(春熙店)157座、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163座、太平洋影城(川师...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