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求真务实强基础 革故鼎新书华章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发展素质教育巡礼

西南商报 2017-11-07 03:23 大字

[摘要]——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发展素质教育巡礼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蜀文化发祥之地,一代文宗扬雄之乡,郫都区第一中学就坐落在这里,其前身是始建于1753年的岷阳书院。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悠久的读书治学传统,使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学校以“立身行己、明体达用”为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求善、求美、求真、务实”的校风;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依法治校,全面实施“品牌、特色、科研”三大办学策略,形成了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教学质量连续15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表彰,为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近年来,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最强音。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推行素质教育取得突出成效的学校,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素质教育特色之一】

关注课堂

抓住教育“牛鼻子”

素质教育,首要的是切实提升教学质量。郫都一中竹晓刚校长认为,抓教学质量,只要抓好三个环节,一个主阵地,质量提升就水到渠成。三个环节,即师生课前的研究学习,师生课堂的互动教与学,师生课后的巩固、反思、总结。一个主阵地就是课堂,抓好课堂,就抓住了教育的“牛鼻子”。

抓好课堂,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生活中学会学习,感受成长。为此,学校推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等学习方式,形成互动学习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高一、高二以课堂模式重构为核心,培养学习的自主合作能力。学校进行了以“课前小组互疑,课堂小组展示,课后小组互竞”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模式重构。日常教学既重视教室内学生桌椅分布方式的变化、墙壁四面的黑板设置、集体备课研究制定的导学案、课改展示课竞赛等外在形式,更注重“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能学不教”和互助探究学习的现代课堂改革神髓。小组展示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交流与碰撞,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达能力大幅提升。在课堂模式重构中,郫都一中的课堂正逐渐成为“让教师成为背景,让学生成为风景”的“生本课堂”。

高三年级则以考试规律为重心,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导向功能。在校级周考、县级阶段性考试和市级诊断考试的阅卷中,教师坚持采用“收紧标准,放大错误”的备考刺激法。教师不以考得欢天喜地以至于冲昏头脑为目标,而通过“吝啬”给分放大学习的盲区,刺激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矫正闲逸状态。每次考试不仅以分数反馈教学,更以分数督导教学,使成绩一次次取得明显的进步。

走访中,我们从教研组厚厚的课例研究集子中,触摸到了郫都一中教师研究性备课的温度;从学生厚厚的几大本错题集里,看到了郫都一中学生反思的勤勉;从学生作业本上教师长长的交流语言中,感受到了师生反馈互动的情感……特级教师蒲儒刿深有感触地说,“课后的反思、总结、反馈,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生活的习惯。”

此外,学校拓展平台,充分发挥乐培生系统和校内云阅卷系统的分析整理功能,通过系统的答题分析报告、错题归类整理及学法指导反馈等辅助功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个体的考试成绩。

郫都一中教学改革风生水起,教育质量节节拔高;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424人,高出历史最高人数188人,增幅达86%;2017年高考再创辉煌,一本上线542人,本科率达91.7%,600分以上同学48人。

【素质教育特色之二】

特色课程

彰显学校风范魅力

今年6月,由郫都区学子组建的“雨之声”演唱组合登台中国传统民歌节暨第34届望丛赛歌会,一曲《采花新曲》使全场掌声雷动,受到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等专业人士的好评。这是学校特色课程开出的一朵艳丽的小花。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也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郫都一中在发展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视特色课程,开设了30多种选修课,呈现出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的分数,学校在开设动漫基础、电影欣赏与影评小试、自然灾害与防治、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电影中的历史与人生、中国旅游景观欣赏、舌尖上的理性、野外生存基本技能、钢笔书法、古琴、茶艺、现代舞、合唱等24个成熟的特色课程基础上,2017年又增开武术、乒乓球、健美操、园林修剪、古典舞、简笔画、剪纸、普通话等备选课程。同时,增设了与新高考相关学科的专题选修课。为向新高考过渡,学校逐步开设了环境化学、生物分类学、美文欣赏、诗歌鉴赏、小说鉴赏等高考学科的专题分支选修课,由校内知名学科教师提供备选课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具有省级、国家级影响力的排球特色精品课程稳步发展。学校女排组建于1984年,为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及体育院校(系)输送人才100余人,其中赴日本留学6人,保送美国宾利福尼亚大学1人。女排多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比赛,其中获得第三名2次,第四名1次,第六名1次,在省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冠军30余次。其中张颖、李瑾、杜薇薇曾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国运动会女子青年组别的比赛。学校排球队现有在训运动员50余人,包含三个梯队,队员年龄包含1999年至2006年的7个跨度,每年龄段人数在6人以上,专职教练3人,下设训练点近十所,保证了后备人才的输送。学校专设室内排球馆(含更衣室、健身房等)一座,女排心理咨询室1个,女排身心研究课题(省级)1个。此外,力争在省排协、市排协的支持下,与省运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省排球三线队伍,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排球后备人才,并借助排协专业教练的指导,提升学校女排实力,培养更多能进入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力争在全国中学生赛事中稳居三甲的位置。

目前,学校选修课已建立起《选修课程开设实施方案》、《选修课开设流程》、《教师申报选修课登记表》、《选修课学分认定表》、学生走班考勤记录、课程经费管理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特色选修课程开设扎实有效。

【素质教育特色之三】

体验式德育

自主管理提升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关键在“德”。郫都一中一直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首位,他们站在时代前沿,用发展的眼光捕捉德育的新契机,用改革的思维寻求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求实务本,力求德育工作细致、深入、有效。

学校以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德育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特长,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他们不断树立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自信,延伸管理团队在学习、生活、常规方面的创意和监督。目前,在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实践中,开展了午间经典诵读、晚间疯狂英语、寝室互检、班务互检、班级学习挑战应战等常规活动,并组织、筹备了首届寝室文化节、春游暨野外素质拓展等特色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管理者、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体验中锻炼、培养、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王勇谈到自主管理时说。

教室外墙上学生精心布置的班级自主管理文化墙,教室内墙上有学习小组的评比栏、激励性标语……走进郫都一中的教学楼,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浓郁的学生自主管理氛围。师生家长越野野炊活动,学生“我的活动我作主”,自己设计方案,邀请家长教师组织实施,搞得有声有色。

社团活动更是学校体验式德育彰显的沃土。在校团委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立了岷阳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计算机协会、纵乐社、舞蹈社、摄影协会、魔术社等社团组织,丰富了学生的能力结构。学校还定期举办“五四”表彰及文艺汇演、一二·九合唱比赛、元旦文艺汇演、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话剧比赛、书写比赛和韵律操比赛等固定的大型文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编导、自己表演、自己评比,涌现出大批的活动骨干人才。学校以此锻炼学生的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让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德育课程化也是体验式德育的重要标志。经过近几年的沉淀,学校开发了《郫都一中入学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纪律意识、集体观念、锻炼技能和习惯的军事专项训练;也包括《郫都一中学生德育学习手册》对学生在校各种行为的规范;还包括《郫都一中校史》对学生的爱校爱家爱国教育等内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今,体验式德育让校园充满无限活力,印刻在学生的灵魂深处。

【素质教育特色之四】

面向世界

教育国际化卓有成效

“教育的国际化是用一种国际视野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民风的认同、理解、包容和接纳;要让学生意识到,除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在世界上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正是这些各异的、多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构成了多样的世界。”竹校长谈到教育国际化时说。郫都一中大力推动教育国际化,提升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学校积极营造教育国际化氛围:开展校园英语广播,英语演讲赛、辩论赛和戏剧汇报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开设教育国际化课程,深入了解学习国外风土、民俗、艺术风格、生存技能等。

作为成都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示范学校,郫都一中常态化的国际友好合作,增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完善的专项硬件和高端平台是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中的特色。近年来,学校与阿尔及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多所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了密切的友好合作。与英国友好学校弗斯公园艺术学校学生开展了视频交流和邮件互动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两校还建立了合作课程项目,郫都一中开设沙翁课堂介绍英国文化,英国弗斯公园艺术学校开设孔子学堂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并为英方开设《中国之崛起》专题课程提供相关帮助。2015年学校成功申办了中国(成都)——美国(菲尼克斯)青年使者项目,本校学生与菲市学生作为交换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互访互驻交流;在2016年4月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英语电视大赛、联合国环球青少年大使国际大赛四川省总决赛中,王雨佳、庄唯佳获得一等奖,庄唯佳同时还被评为第九届国际英语电视大赛文化交流形象大使。

今年5月,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体育大学和莫斯科国立体育大学两个学校的足球教练对学校进行友好访问,并与学校学生进行足球交流和联谊赛。本次活动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一个教育亮点。今年8月,陈梦澜同学参加了成都市对外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的美国研学旅行研究型学习课程。

此外,学校还承办了“郫县教育国际化论坛”和“成都教育国际化论坛(三)分会场”主题论坛,为学校的国际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本校的教育国际化工作站在了很高的平台。

学校一直保持了学生出口多元化的特色,不断为学生选读国外公立大学或直升国外优秀大学拓展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近三年被国外(境外)正规大学录取的学生人数已达30余人。

由于教育国际化工作卓有成效,学校近年连续获得郫都区教育局特等奖表彰。

走访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郫都区一中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号,无论是课堂教学改革,还是特色课程开设、体验式德育的创新,均鲜明地体现为两个字:“实”和“细”,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取得实效,在细节上下功夫,在细微处显精神。同时,学校又以世界眼光,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学校影响力迅速扩展,均是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取得的丰硕成果。

面对未来,竹晓刚校长坚定地表示:学校将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汪建伟 肖赤峰 林重阳

新闻推荐

四川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出炉

(记者张立峰)10月16日至17日,四川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在宜宾市召开,会议宣读了省政府命名首批14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的决定,并现场授牌。入选首批名单的有成都市郫都区、泸州市江阳区、...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