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生态圈 着力构建新经济集聚区 ——观察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产业生态圈之“郫都路径”
引言
7月2日,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创新要素供给、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进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新征程,成都的产业发展,由此有了清晰的思路。
短短一段时间,产业生态圈理念在全市逐渐形成共识、效益逐步释放。
8月12日,成都市召开研究产业生态圈建设专题会,要求进一步拓展深化对产业生态圈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理解,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能级和水平,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
在郫都区,市委有关产业发展各项战略部署已经扎实落地——
7月23日,郫都区启动“战略攻坚月”行动计划,梳理出十大行动计划“任务清单”,强有力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8月9日,郫都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绿色发展二十条”,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五个转型”、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9月初,郫都区相继出台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圈、设计和信息服务产业生态圈三大主导产业生态圈研究分析报告和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梳理三大主导产业生态圈现状、分析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探寻构建三大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方略,从而形成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产业生态圈之“郫都路径”。
观察一再识郫都
正在快速崛起的“双创高地、生态新区”
郫都,三千年古蜀故都,天府文化源头,长江上游农耕文明发祥地,孕育了“创新、开放、智慧、勤奋”的郫都城市精神。
郫都,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版图上最年轻的都市新区,正在快速崛起的“双创高地、生态新区”。
郫都,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双流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地铁2号线、6号线、成灌快铁、蓉2号线新型有轨电车多点交汇,公路密度超过3公里/平方公里,拥有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
郫都,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这里上风上水、八河并流,美不胜收。城市绿道成网,湿地林盘掩映,河渠纵横密布,四季绿树鲜花,全区城镇建成绿地率达40.8%。“水润蜀都、绿满鹃城、花重郫都”,田园风光与新型城乡形态水乳交融,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
这里,文脉传承,科教富集。哺育了“西道孔子”扬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名家才俊;传承了郫县豆瓣、安靖蜀绣、古城三编等天府文化遗产;孕育了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靓丽的文化名片。
这里,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业。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备,教育、医疗、卫生等功能齐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购物、健身等生活设施方便。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对标国际先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国际化都市新区。
从2011年起,连续6年跻身中国百强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潮涌天府,弄潮郫都。郫都,正以其优势独具的生态本底、书香浸润的文化魅力、充满活力的发展机遇,创造巨大商机和区域价值,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目光,引领改革发展的时代风尚,续写新的财富传奇。
观察二郫都路径
加快培育三大特色产业生态圈着力构建新经济集聚区
核心提示
郫都,作为一座资源禀赋优越的产业之城,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正以省市党代会精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领航区域产业发展,践行市委“中优”“西控”战略,加快培育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研发设计和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着力构建新经济集聚区。
解读一: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打造中国版“斯坦福+硅谷”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郫都科教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越,辖区19所高校、25万大中专学生,依托电子科大等主力高校,具备打造中国版“斯坦福+硅谷”的潜力;从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看,郫都与高新西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块,产值逾3000亿,占全市6成以上,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从发展动能看,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郫都在高层次人才聚集、新经济项目孵化、公共技术平台搭建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对市场空间、研发优势、技术前景等维度的分析研判,郫都区将重点关注大数据、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技术等六大细分领域。
“短板拉长、长板加长,这是未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思路。”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借势借力城西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区块,着重打好“校地企协同创新、区域集群配套、存量企业转型、国际社区建设、聚焦细分领域差异发展”5张牌,着力构建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在具体措施上,郫都区一是聚焦六大产业生态链,包括大数据、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制造和5G网络等产业;二是搭建六大服务平台,包括产业孵化平台、知识产权转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精准招商平台、晋级成长平台及金融支撑平台;三是强化五项保障支撑,包括建设国际社区、强化空间载体保障、加强产业人才保障、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以及政务服务保障。
解读二: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圈
充分发挥郫县豆瓣650亿元品牌价值
着力打造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郫县豆瓣产业是郫都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领域,已有300多年历史,且具有生产工艺独特、风味功用独特、生产环境独特、品牌影响力强的“三特一强”核心优势。
郫都中国川菜产业园是该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和全市重点打造的全球川菜原辅料生产和集散中心。园区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2.4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郫县豆瓣、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四大产业体系。先后被国家部委授予“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最具影响力调味品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2016年,郫县豆瓣以650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排名全国第一,列入中欧地理标志“100+100”互认产品。
目前,郫都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前景广阔,初步形成了供应链、创新链、加工链“三链合一”产业格局。为加快构建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郫都区正从多方发力:一是构建五大产业生态链,包括郫县豆瓣产业链、川菜工业化产业链、复合调味品产业链、微生物工程产业链、食品包装产业链;二是建设六个专业服务平台,包括产业研发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企业招商服务平台、网络营销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三是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环境,切实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专业化人才队伍保障、品牌价值管理保障和政策机制保障。
解读三:研发设计和信息服务产业生态圈
形成“极核引领、多点支撑”格局
招大引强推动产业突破发展能级跃升
配套高新西区优化产业布局,郫都区以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和双创孵化为重点,规划以成都创新创业集聚区(菁蓉镇)10.1平方公里为核心,以郫筒特色街道(镇)和郫都智慧科技园、中国川菜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形成“极核引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按照相关工作方案,郫都区将坚持“培育+招引”双向发力,做实基础,做强载体,做优环境,推动全区研发设计和双创孵化突破发展、能级跃升。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该区确定的“瞄准前沿,高端发力,招引大集团”路径措施,基于该区研发设计、双创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补链和构建生态圈的重点应放在项目招引上,将充分利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成都创新创业集聚区”的品牌影响力,整合梳理区域内现有资源,重点围绕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发展,精心策划、包装、推介一批项目,瞄准行业内优秀企业,主动出击。近期重点是加大对现有跟踪洽谈的多个重大项目的跟进力度,争取项目尽快落地。
此外,郫都区还将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利用区内现有商务楼宇载体资源,创新联合办公空间等服务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关联行业企业入驻商务楼宇。
周强 本报记者 张渝 文/图
新闻推荐
乐观包容 这么棒的天府文化课 该给我们老师也来一场 把成都的包容胸怀,化作天府学子的乐观进取
课程主题:三国文化,蜀韵汉风主讲嘉宾: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高级研究员梅铮铮授课学校: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课堂体验三国之旅动情学子掌声雷动梅铮铮的开学第一课,从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旁边...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