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洋马儿上街 洋房子跑路

成都日报 2017-07-30 01:29 大字

自行车非常稀罕

新鲜事物真是层出不穷。

上世纪20年代初,华西坝里的洋人骑起了自行车,成都人不知它为何物,称之为洋马儿。市区内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铺的,在它上面只能走鸡公车、轿子、东洋车、马车。而且老街很窄,窄到盛夏酷暑,沿街的店铺集资搭起过街凉棚,可使路人免受日晒之苦,从而引来生意。老街的路口还有维护治安的栅子,晚上关闭,白天打开,所以汽车休想通过,自行车要骑进凹凸不平的老街也很艰难。

民国十年(1921年)后,成都开始翻修马路了。军阀杨森任四川军务督理,要搞市政建设,首先看不惯的就是老街。军阀自有军阀的脾气。民国十三年(1924年),杨森强令沿街店铺向后退缩,加宽路面,并且拆掉栅子,路面去掉石板石条,改为三合土。春熙路等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当时的“五老七贤”要为青石板老街请命,杨森哪里会听他们几个糟老头子的,断然拒绝。有人凑首歪诗:“市镇人缘何太忙,因修马路拆民房。既开通俗教育馆,又辟公共体育场。五老七贤来求情,蛮横督理不买账。无端报馆遭封闭,“威古龙丸”兴味长。”(威古龙丸是补肾药,这里讽刺杨森妻妾成群)

马路修起来了,成都人看到了更多的新鲜玩意儿,自行车和汽车便是此时的明星。

先说自行车,成都最早的自行车是英国进口的男式车,女人在街上骑自行车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女式自行车没有销路。在成都的英国自行车有邓禄普、三枪等牌子。邓禄普商标是个老人头,成都人就叫它“老人头”。自行车价格奇昂,大约需银元150元左右才能买一辆。这种价格相当于当时一个帮工三年多的工钱。所以街上偶尔出现的自行车,是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成都几乎没有工业,抗战时自行车依旧稀罕。想要时髦的成都人动起脑筋,将旧自行车架重新喷漆,车圈和龙头电镀,换上新的链条和轮胎,旧自行车便焕然一新。拿去出售,还可以卖个好价钱,大约相当于一个中学名教师五个月的工资。这种以旧翻新的自行车叫“洗澡车子”,所以成都有句俗话叫“骑了又漆,漆了又骑”。

黄包车与汽车赛跑

成都是个悠闲的城市,代表速度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汽车出现时,真如平地一声惊雷。1925年,成灌长途汽车公司从上海买来一辆英制四座奥斯汀小汽车,八辆美制1.25吨福特汽车,历尽艰辛运来成都。公司为这几辆车的亮相,举行了试车典礼。他们将车轮系上红绸带,汽车一开动,灰烟四起中,如四团红火翻滚。看热闹的人对这“怪物”惊诧不已,也有人说:“洋房子走路,花轿打屁,有啥了不起!”

汽车开始“热”起来,成都的汽车公司有了七八家。有家新成立的华达汽车公司,没有去凑郊县客运的热闹,而是打起了市区的主意,居然开辟了六条公共汽车线路,每一站口,都钉有标志,每站收取车费铜元一百文,1926年元月正式营业。公共汽车在滑竿、轿子、马车、黄包车中鹤立鸡群,轰动全城。

华达公司没想到公共汽车竟会惹出那么大的麻烦。

北门有座石牌坊,有一次汽车撞在石柱上,惊动了前清秀才举人,他们联名上告,说汽车“以外夷之物,辱我节烈妇女,岂可任其恣意狂行?……”华达公司惹不起躲得起,改道了。

公共汽车经过鼓楼街,据说鼓楼下有海眼,鼓楼街上的住户群起而攻之,华达公司只好停开此路,改驶春熙路至百花潭一段,方便人们赶花会。谁知赶花会时人山人海,游人都围着公共汽车看稀奇,不让路。拉黄包车的车夫又不服气,拼命和汽车赛跑。接连几天都在碾死碾伤人。这下事情闹大了。“五老七贤”痛心疾首,上书请求督署明令禁止公共汽车在城内行驶。此次上书在今天看来不啻一篇奇文:“……盖城内面积不过十里,有何急务,如斯奔忙?且乘此汽车者,强半喜其新奇,姑一驰骋。惟因此闲游之举,而撞毙触伤之事,层见迭出,使行人有举步之惧,栗栗若临深渊……”刘湘为了“尊重民意”,下令禁止公共汽车。

华达公司竟落得有车无路的境地。不过四个月的工夫,成都首家公共汽车公司便倒闭了。

而首次出现汽车客运的成灌路呢,汽车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和黄包车的较量中,汽车居然败下阵来。

在这场较量中,胜方黄包车夫出了两个明星,铁脚板和草上飞。没有汽车时,他们两人拉黄包车都是跑成灌路全程。和汽车赛跑时,改为“接力赛”:铁脚板从成都跑到郫县,乘客换车,坐上早等候在此的草上飞的车跑到灌县。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人力车行老板早已胜券在握:精壮的黄包车夫“比赛”前吸食了鸦片;老板早已派人将沿途马路挖了许多小沟。

没过多久,赛过汽车的“铁脚板”和“草上飞”,一个倒在了路边,一个成了烟灰,成了这场比赛的牺牲品。最大的赢家似乎是人力车行老板。但是当我们回顾上世纪上半叶这场比赛时,不会有人否定汽车这舶来品最终取胜的事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闻推荐

城西新添 30公里绿色大走廊 郫都区蜀源大道(沙西线)景观风貌提升工程月底全面完工

置身改造后的蜀源大道(沙西线),让人心情愉悦城西蜀源大道(沙西线),是连接金牛区与都江堰市的重要城市通道,也是贯通郫都全境的交通要道,随着“三治一增”工作的深入实施,如今这条交通要道升级成为一条绿色...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