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巍:蜀中“函海”李调元
李调元使用过的醒园端砚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清·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联》
砚壁侧面的铭文本报资料图片
李调元作品书影
在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中,李调元位列其中。李调元是蜀地才子的典范,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编纂丛书《函海》被誉为“海内宗”,有功于巴蜀典籍文献之传承,蜀学文脉的延续。
李调元一生行遍大江南北,解甲后带着对巴山蜀水的挚爱,“一年强半客烟霞”“此身只合名山老,着破棕鞋又草鞋”,对巴蜀山川、名胜古迹、民俗风情、饮食园艺都留下记载,举凡三峡、峨眉、青城、剑门等地都留有题咏,这些文字构成了一幅两百多年前长江上游流域城乡生活的风情画卷。
李调元关注民生,接地气,被认为是川菜文化建设的第一人,其《醒园录》是四川第一部饮食菜肴专著,从中可以考证出当时长江流域饮食文化中“吴餐”和“蜀餐”传播交融的丰富信息。
嘉宾
王国巍,1976年生于四川平昌县。四川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任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四川省陈寿研究会副会长、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楹联协会理事以及郫都区作协副主席。出版诗集《木阁集》《雏凤词》,出版学术专著《敦煌及海外文献中的李白研究》《大巴山历史文化研究初探》等;主编的《乐读史学》被列入教育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对话
挚爱巴山蜀水 吟咏天府林盘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调元与蜀地文化发生深刻牵连,是在他归田之后……
王国巍(以下简称王):归田以后,李调元带着对巴山蜀水的挚爱,行遍川西北,“一年强半客烟霞”。他咏诵道:“此身只合名山老,着破棕鞋又草鞋。”他对巴蜀大地的山川名胜、寺观僧道、文物古迹、民俗风情、饮食、园艺都留下众多记载。这些溢散着乡土芬芳的诗文、笔记,构成一幅两百年前四川城乡社会的风情画卷,至今对开发旅游资源、风味美食仍能发挥巨大作用。举凡三峡、峨眉、青城、剑门等地,都留有他的题咏,更大量的是对川西北一些鲜为人知的胜景、寺观的记述,如《什邡罗汉寺新建五百罗汉碑记》《彰明新建双塔记》,彭县(彭州)丹景山记游,安县的白塔寺、茶坪以及大安山下“七贤柏”“七根柏”的景观,以及罗江潺亭、景乐宫、德阳孝泉的轶事……
记:从作品来看,李调元深知民间疾苦。
王:旅途中他与民众苦乐相通。在安县唯水关,他同情挑炭翁的劳苦,曾写下洋溢人道主义精神的《担炭行》:“……斑白亦负载,单衣才至骭。任重杖乃兴,浃髓皆流汗。满面烟火色,十指黑如淀……”和白居易《卖炭翁》一样,映射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李调元重视川西的乡风民俗,如实记录了绵竹等地酬神宣会的盛况,以及农家爱牛,收获后对牛的崇祀,甚至记下了民间四月八“嫁毛毛虫”的咒语。他的《神泉道中》无疑是对川西田园美学的彰显:“谁家桑拓荫眠犊,舍前舍后种慈竹。少妇出门汲水归,鬓边斜插西番菊。”西番菊又称红黄草、孔雀花,其实就是常见的万寿菊,在川西非常普遍。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多么优美的风俗画啊!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这个渊源是一脉相承的。
尤其是描写罗江一带风俗的《南村》,就是天府文化中的林盘风光:
南村乐事我能知,布谷催耕早驾犁。
秧束即将秧当草,竹林多折竹成篱。
鸭雏生以鸡为母,农父心将犊作儿。
待得秋收婚嫁起,家家父子乐熙熙。
一部《醒园食谱》 交融吴餐蜀餐
记:请谈谈李调元的《醒园花谱》与《醒园食谱》。
王:乡居的日子,李调元“草笠布衣”,作田夫野老“亲农圃之事”,在云龙山麓种花植药,将经营园艺心得,参以前人有关著述,编成《醒园花谱》,对蜀中花、果、木、竹、水草、藤、谷、蔬、桑麻、茶、药予以条分缕析,从这部园艺学著作可以了解“天时早晚之候,人事种溉之方,地方彼此之殊,物性良苦之异”,不失为川派园艺培植的好书。
《醒园食谱》是李化楠撰写、李调元编辑的,后收入《函海》,全书记载川味烹调39种、酿造24种、糕点小吃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可谓琳琅满目、经济实惠,对四川饮食文化做了高度总结。由于其记载的工艺技术切实可行,此书引起了烹调学界的高度重视,此前曾被翻印出版。
记:李调元的饮食品位其实是大众化基础上的精细化。
王:对!他从来不是追求山珍海味、龙肝凤髓的人。比如《醒园食谱》记载了3道蜀地炒菜:新鲜盐白菜炒鸡法、炒野味法、炒鳝鱼法,与清代中期的烹饪专著《调鼎集》所记载相比较,大同小异。这说明到李调元时代,川菜虽有“蜀餐”之名,但川菜尚未走出“吴餐”的范畴,尚未表现出地缘特色。
但《醒园食谱》记载的菜肴,几乎都是川菜中流行至今的菜品,比如“珍珠肘子”,将整段猪前肘连皮宰下,配上各种香料,以蒸卤之法做成,呈酒红色,泛闪珠光,外肥肉瘦,肥者不腻,瘦者化渣,肥而嫩滑,微感胶质,唇齿留香。《醒园食谱》还记载“烧腊猪头”,有人吃后认为比“东坡肘子”还要略胜一筹。
川菜菜系是在南食(南馔)的涵养之下,由四川原住民和外来移民广泛吸收南北菜肴的精华,逐渐融合形成,是适宜于近代四川族群生活享用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在传世的42卷《童山诗集》中,李调元提到几十种菜肴食品名称,有的还谈及吃法,即使仅仅出现一个食材名称,我们也可根据与李调元同时的一些烹饪著作(如袁枚《随园食单》等),大致推测出菜肴的烹调法,由此可窥李调元的饮食嗜好,考证出当时吴餐和蜀餐传播交融的丰富信息。
淮南至蜀中 道不尽豆腐文化
记:李调元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豆腐。
王:李调元《雨村诗话补遗》卷四:“贵州李世杰总督四川,素清廉,喜食豆花,人称为李豆花。豆花即豆腐之未成者。”此人到成都后下令成都遍种芙蓉,所以晚清时节成都再现芙蓉满城之景。
豆腐之名,最早见于五代时人陶穀撰《清异录》卷上“官志·小宰羊”条:“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陶穀是五代时新平(今安徽省南部)人,后周时作过翰林学士。五代时期,皖南地区百姓称豆腐叫“小宰羊”,豆腐是文人释读的书面语。
李调元《雨村诗话》十六卷本卷二指出:“豆腐,不知起于何时。按《本草集解》:‘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故宋朱子有《豆腐诗》云:‘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盖世传淮南以丹药点成也。然《蔬食谱礼》记啜菽饮水,菽,豆也。今豆腐条切淡煮,蘸以五辛,是汉以前已有之,但不名豆腐,而豆腐之名,迭见于宋元诸说部。明蒋仲舒《尧山堂外纪》云:‘何仲默少时,极能文,善于破冒。有出其乡谚为对者,曰:“张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万计,明朝依旧卖豆腐。破曰:\‘姓虽异而业则同,心无穷而分有限’。然未见诗。本朝海宁查他山慎行及尤西堂侗始作有《豆腐诗》,已脍炙人口。”
记:李调元写了很多涉及豆腐的诗词……
王:《童山诗集》有《豆腐四首》,林林总总,真可谓是“豆腐系列大全”。比如,“家用为宜客用非,合家高会命相依。石膏化后浓于酪,水沫挑成绉似衣(豆腐皮)。剁作银条垂缕滑(豆腐条),划为玉段截肪肥(豆腐块)。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逐臭有时入鲍肆(臭豆腐),闻香无处辨龙涎(干者名五香豆腐干)。市中白水常成醉(白水豆腐),寺里清油不礙禅(清油豆腐)……”
《豆腐四首》写于成都,可见当时成都肆市上的豆腐皮、豆腐条、豆腐块、臭豆腐、五香豆腐干、白水豆腐、清油豆腐、姑苏糟豆腐、豆腐渣等,这些豆腐品种,至今仍是川菜和成都小吃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地多菜蔬 思之不置描成图
记:看起来李调元十分钟情于大众饮食。
王:他喜欢吃鱼,尤其是鲤鱼。诗歌里提到食鱼计有近10处,有红鲤、双鲤、草鱼、鲈鱼等,这些至今仍是川菜中最常见之菜品。但李调元写芋头,才有意思。
《童山诗集》卷二十六《食芋赠陈君章》:“栽树多栽柳,可作析薪具。种蔬多种芋,可作凶年备。”《童山诗话》卷二十六《妙相院》(赠张三):“一湾流水小桥西,妙相禅林大字题。落叶盈堦僧不见,野花满径鸟争啼。乾坤容我聊龟息,日月催人老马蹄。独有张三能御李,蹲鸱饷客味如鸡。”
芋头即芋艿,古叫蹲鸱,是中国原生的古老蔬菜。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治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曰:“蹲鸱,芋也。言邛州临邛县其地肥又沃,平野有大芋等也。《华阳国志》云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饱经忧患的李调元,哀民生之艰难,所以说“种蔬多种芋,可作凶年备”。
韭黄一直是蜀地著名蔬菜,彭州至今都是主产地。《童山诗集》卷十二《深州牧李五峰遣送小菜四种》:“未经出土气含酥,小放筠篮似束刍。短短麦苗无可杂,不须偷问石家奴。”写的就是韭黄。他还有《自题双菘图并序》一诗:“雨村先生真腐儒,春食黄韭冬食蔬。南行舟中一日无,思之不置描成图。”
“才闻香气已先贪,白楮油封四小甔(dān)。滑似流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这是写豆腐乳。
“栽如诸葛蔓菁菜,煮比东坡玉糁(sǎn)羹。如练土酥君不识,教人长是忆金城。”这是写萝卜。
“醢人加豆列名蔬,紫蓼青葵迥不如。却忆诚斋诗句好,一生只解贮寒菹。”寒菹,就是腌菜、咸菜,至于泡菜是很晚的说法了。
看看李调元利用饮食之道提炼出的“自况”:“谁谓我贫,食不但韭。谁言翁醉,意不在酒。”
手记
2021年3月8日
李调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墨庄、醒园,别号童山蠢翁,绵州罗江县人,清代著名藏书家、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生在书香世家,自幼便在父亲李化楠的严格指导下攻读经书,5岁即读《四书》《尔雅》等经典,有过目不忘之能,7岁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雨滴梧桐》,“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乡里誉为“神童”。李父曾指着屋檐上织网的蜘蛛出对:“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信口而对:“蚯蚓无鳞欲变龙”,足见其才思之敏捷。严谨尚学的家道家风,造就了学富五车的李氏家族,时称:叔侄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
1759年李调元获乡试第一名,学政曾对他说,“以川中书少,无师承,见闻不广故也”,这成为他萌发修编《函海》的初衷。李调元后随父入京,继而登第,开始了漫长的仕途,所到之处,无不细心搜集有关巴蜀先贤的文献资料。作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他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由于刚正无私,人称“铁员外”。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擢授通水兵备道等职,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遭诬陷,遣戍伊犁,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方得以母老赎归,居家著述终老。
李调元与张问陶、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李调元与成都的缘分也在锦江书院。李调元是锦江书院培养出大才子杨慎、费密之后,蜀地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在锦江书院学习期间,名列“锦江六杰”,风云一时。他一生对经史、音韵、文字、方言、戏曲、碑刻、地理、风俗、博物皆有深入研究,著述浩瀚,按杨懋修《李雨村先生年谱》统计,一共有130种(尚未包括《童山诗集》《童山文集》),尤其是戏曲理论方面,他在清代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堪称元明清三代巴蜀戏曲第一人。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所编纂的大型丛书《函海》,辑存了自汉到明朝蜀人著述及秘籍163种,合编为40函,852卷,涵盖历史、考古、地理、文学、语言学、音韵学、金石学、书画、农学、姓氏学、民俗学等,是集巴蜀文化之大成的文化总构,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函海》辑成后,为清代四大著名私刻丛书之一。著名诗人、学者袁枚赞其为“海内宗”,更有学者认为其辑《永乐大典》之佚书,补《四库全书》之遗憾,有功于巴蜀典籍文献之传承、蜀学文脉的延续,在清代丛书编纂史、文献学史和蜀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李调元学贯古今,却非不食人间烟火——他还是美食家,非常注意生活细节,时时加以记录、查考。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整理刊印《醒园录》,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就要减少许多光彩。《醒园录》作为四川第一部饮食菜肴专著,对引领川菜菜系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他也因此被研究者认定为川菜文化建设的第一人。
谈到李调元与川菜文化,王国巍与我谈得满室生香。在他的话语里,李调元不但是学问大家,还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生活艺术家,俨然是苏东坡一脉的延续。
本报记者 蒋蓝 文
新闻推荐
3月3日下午,“下好先手棋共建都市圈成德眉资交接地带融合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集中签约仪式在资阳举行。成都、德阳、...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