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北改”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一个个集装箱有序吊装。本报摄影部供图
新区域:扩展为以新都、青白江、金堂三个核心区为主体,金牛、成华、彭州、龙泉驿为四个协同区
新内容:由城市旧城改造拓展到改造、改善、改革三个方面,重点推动产业重构、形态改造、功能提升
新定位: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重要经济增长极、链接亚蓉欧陆港门户枢纽、产贸结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我们为什么要“北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成都市“北改”区域GDP年均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5%,社消零总额年均增长9.4%,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6%。
数据折射了“北改”区域3年来的新面貌,区域城市形态、生态明显改善,开放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泛欧泛亚铁路门户枢纽初具规模。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多重机遇交织叠加,为成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聚势赋能。
站位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依托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建设泛欧泛亚陆港主枢纽,主动拥抱“开放红利”,“北改”区域迎来了发展的最大变量与机遇。
就在12月16日举行的“北改”工作推进专题会上,成都提出,将区域打造成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经济增长极、链接亚蓉欧陆港门户枢纽、产贸结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城北再度崛起。
为什么改?
答:推动北部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16日的“北改”工作推进专题会上,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首先提及的就是城市空间之变。
截至目前,青白江区以市场化方式完成1.6万户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释放1.3万亩城市发展空间;与攀成钢、川化合作开发老厂片区,启动64户高能耗低效企业调迁,新增发展空间1.2万亩。
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我们跳出老城区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欧洲产业城,在老城区建设智慧产业城、在凤凰湖周边建设凤凰新城,彻底改变了毗河南北、新老城区‘两个不平衡’局面。”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更新力度之大,既表明了决心之坚,也展现了转型发展之迫。
“北改”区域自古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是川西传统的工业商贸中心。工业文明时代,北部区域更是城市发展的产业标杆。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产业变迁,提及包括青白江在内的“北改”区域,老物流基地的尘土漫天、老工业基地的高炉烟云是第一印象。曾经在不少市民眼中,“北改”区域依旧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如何调整城市“工业机器”风貌,老工业基地如何转型,是全球在工业文明时代辉煌过的城市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推动人口经济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禀赋相适应。
十字方针回答了为何要“北改”这一时代命题。“北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保护北部生态屏障、保持城市发展战略稳定性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开发强度逼近上限、产出效率偏低、环境污染等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是优化调整城镇空间结构和重塑经济地理、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具体举措。
成都提出,要站在大历史观、城市发展规律和对城市、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凝结共识、凝聚合力,努力推动北部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
“北改”范围也随之发生新变化。“北改”区域调整为以新都、青白江、金堂三个核心区为主体,金牛、成华、彭州、龙泉驿为四个协同区。
新发展格局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频共振,正重新定义未来城市产业体系、悄然重塑经济运行组织方式。
至此,“北改”区域也由旧城改造的主战场转变为城市功能重构的主战场。
改些什么?
答:改造、改善、改革三个方面
除了范围之变,“北改”的内涵变为,从旧城改造拓展为改造、改善、改革三个方面,重点推动产业重构、形态改造、功能提升。
“北改”,转变为一项系统工程,人、城、境、业和谐统一贯穿其中。
12月18日,总投资超50亿元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三期项目在新都开工。园区布局打造“钣金、装配、工装”三大制造基地,将引进项目20个。
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产业生态圈建设。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是新都区抢抓战略机遇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手共建的产业园项目,也是新都区航空产业发展的集中承载地,项目总规划2000亩,总投资超100亿元。
“目前,产业园一期200亩柔性机加专业生产区已全部建设完成。今年4月,二期800亩柔性机加、成飞民机、四中心(热表中心、检测中心、物料中心、交付中心)等项目启动建设。”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在2021年三期建成后42个项目全面入驻。
整个园区全功能运营,将实现航空配套供应商从“工序加工”到“零部件完整交付”的跨越;实现从“零部件制造”向定制化高端机床研制、大部件研发设计、航空工艺创新、产业孵化运营、特色人才培育的突破。
园区同步配套航空活力公园、航空产教园、航空科技城高品质科创空间等。而新都石板滩片区,也将乘势以公园城市打造为目标,建设以轨交活力城及航空动力港两个1平方公里核心区高品质科创空间为带动的悦动新城。
从一隅扩大至整个“北改”区域。老工业区印象正在发生全面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能级建设铁路港、欧洲产业城、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青白江区今年引进实施玉湖、重汽王牌等总投资826.9亿元的97个产业化项目。聚焦大港区临港产业体系,适欧适铁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加快形成,金堂天府水城产业功能区引进上海发网、北控冷链、香港铜锣湾等项目11个、总投资284.2亿元。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北改”区域公园城市形态逐渐呈现,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1.3万户、老旧院落121个;建成熊猫绿道等各级绿道991公里,相继开通地铁3号线、5号线、8号线,市域铁路S1、S2、S12等有序推进;天府艺术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绿地面积1069公顷;新都七一广场、青白江国家馆建成开业,廖家湾TOD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启动;加速形成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建成各类公服设施240余个。
改的方向?
答:提高要素资源集成能力和人口经济承载能力
12月15日,成都海关发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成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前11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65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57.1亿元,增长34%,占31.3%。
开放是成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最大变量。“北改”区域承载着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是东蓉欧陆海新通道的支撑载体,是链接服务中国西部、东盟、欧亚地区市场的陆港枢纽,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进入“十四五”,“北改”的内涵进一步拓展。
全面提升城市位势能级。着眼于“十四五”发展,成都提出,“北改”区域要以持续强功能、优形态,不断提高要素资源集成能力和人口经济承载能力为战略方向,努力建设形成成都都市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链接欧亚的陆港门户枢纽、产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双循环”新格局下,如何将通道枢纽的价值充分转化为“北改”区域发展新动能?
同样是在本月15日,第三届“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大会,硕果累累——通过成立中欧班列国际供应链联盟、南向通道战略合作等活动,推动国际通道多层次合作,并重点谋划“中老、中缅”国际铁路大通道,进一步提升成都作为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在全球的影响力。
“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是成都把口岸通道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点,也是以开放通道大建设促进对外开放大发展的缩影。
“打造适配‘外循环’门户枢纽功能的高能级开放平台,推进‘北改’区域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中形成适欧适铁的开放型经济新基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构筑增长极核和动力源泉,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金青新大港区就是这样一个极核和动力源。”
整体成势,相互成就。“十四五”时期,成都市将加快推动“北改”区域一体化进程,形成以金青新大港区为中心,多个产业功能区组群发展格局,努力形成新的增长极。
截至目前,金青新3地9个产业功能区共引进临港制造、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领域重点产业项目252个,总投资4980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8个,实际到位外资14亿美元,美国敦豪速递、美国安博、德国莫索夫、上海安吉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入驻,173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正加快建设。
高标准建设大港区,要加快拓展一体化战略通道;要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要提高产业链协作一体化水平。而这,将会是“北改”区域需要作答的新考卷。
本报首席记者 钟文 记者 李颖
新闻推荐
近日,2020年度成都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出炉,呈现出成都夜间经济多元、多面、多点的新“夜”态。在此次示范点位中,最新成...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