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夔牛考

四川政协报 2020-04-23 23:30 大字

■蒋 蓝

蜀地自古产犀、象。

在考古资料中,四川最早见到的水牛图案,应该是三星堆遗址中的陶制水牛,稍后在商代遗物如四兽四鸟尊、西周遗物如彭州竹瓦街出土的嵌松石人面牛纹大铜罍上,也有明显的水牛形饰物,足以说明水牛乃是四川地域的史前动物。

根据历史学家郭声波考证,四川最早用于耕作的牛,是黄牛而非水牛。“古时蜀人养水牛主要是为了食肉、祭祀。由四川油作物栽培史可知,古时蜀人的饮食结构中缺少植物油。是因为肉食较为丰富,在丰富的肉食来源中,水牛自然占有较大比重。”而晋朝开始出现的李冰化牛入水与江神相斗的传说,根据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中的考证,李冰变成的恰是水牛。

不仅如此,贞元年间,韦皋处置海拔3000米以上的维州、霸州、保州等地(现松潘一带),帮助当地发展农业垦殖,耕牛均非牦牛或犏牛,而是从内地引进的黄牛。黄牛体格小,俗话说“有千斤猪,没有千斤牛”,指的就是这种黄牛。也就是说,那时候牦牛也没有成功驯化为耕作畜力。

神话总是有所本而“化”的,在极度敬畏自然的远古时代,神话是古人思考探索自然并结合想象所产生的一种世界观。比如,夔牛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条腿的神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意思是说,夔牛是远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根据其描述,这一足夔牛,应该是海兽。

那么在《山海经·中次九经》里,提及的岷山夔牛,到底是什么品种?

扬雄《蜀都赋》里提到了一种牛:“其旁则有期牛兕旄,金马碧鸡。”“期牛”又是什么?学者张震泽指出:“期牛,即夔牛。期、夔声相近。”扬雄使用“期牛”而不用“夔牛”一词,暗示蜀地当时对这种牛的指称,就是期牛。

神话中的一足之夔,与夔牛完全不同。清人陈元龙《格致镜原·兽类五·牛》就清楚指出了二者差别:“《蟑史》俗称犪牛即夔,不知夔似牛、一足,犪牛四足;夔无角,犪牛有角;夔水兽,犪牛山兽也。”

所以,岷山夔牛显然也不同于《山海经》提到的独足夔牛,而是千斤巨牛。

夔牛最早见于《山海经·中次九经》:“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鼍。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珀,其木多梅棠,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其鸟多翰鷩。”

东晋郭璞注解道:“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晋太兴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杀之,得三十八担肉。”晋代上庸郡在今湖北竹山、竹溪一带,与川东的巫溪、巫山邻近,夔乃声若巨雷,恐来自瞿塘激流澎湃震荡而成地名,再成方国之名,三峡中的夔门、夔峡、夔州等,与夔牛有一定关联。不啻于此,郭璞还写过一首四言诗:“西南巨牛,出自江岷。体若垂云,肉盈千钧。虽有逸力,难以挥轮。”这是说夔牛虽然力大无比,人们却无法将其驯服。这38担牛肉或者另一记载的30担肉,大约就是3000斤的样子。

晋太兴元年是318年,早于此200多年出生的扬雄,本就是成都人,他的《蜀都赋》提到的蜀中名物,应该是有所见闻的,所以夔牛未必仅仅是出于晋时的上庸郡。

南宋陈元靓编纂的类书《事林广记》也指出:“岷山多犪牛,今蜀山有之,肉重千斤,可设穽杀之。”

这就意味着,岷山和崛山中栖息着体形庞大的犀牛和大象,还有很多夔牛。“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初学记》也记载有“犩牛,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夔牛重千斤,晋时此牛出上庸郡”。

由此可见,期牛、夔牛、犪牛、犩牛,均是异字同实。

蒙文通先生认为,海内昆仑当在黄河之南,而且在若水上源之东。所谓若水就是现在的雅砻江,而雅砻江上游的大山就是岷山。而昆仑一词本有“混沌”大山之意,本为一词双声叠韵的清浊对转。岷江岸边则为连绵起伏的山区,推延至茫茫西北群山,均称为岷山,这个区域非常广大,远不仅仅是如今的岷山范围。

在岷山区域里的康藏山区,体格巨大的牛,除了野牦牛、羚牛之外,大概只有犏牛与牦牛。

牦牛是康藏高原的“神物”,至少200万年来一直居住在此,也被称为“高原之舟”。任乃强先生在《羌族渊源探索》一书中,以《礼记》中的“犆”字,与藏语“犏牛”的发音相近,遂以为羌人早在股周之际就已培育出犏牛品种。而郭声波认为,实际上“犏”字最早出现于唐代。所以关于犏牛的起源,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根据记载,夔牛除了体格巨大、肉多的特性之外,还在于夔牛皮可以制作大鼓,“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自《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这里的夔,我以为不是一足夔的夔——因为它的皮不足以制造军队大鼓。

在青城的赵公山,流传着宁封子授黄帝《龙硚经》,以夔牛作鼓、大战蚩尤的故事。《黄帝内经》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军士宰夔牛制作八十面战鼓,使黄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辅助之后,带兵与蚩尤大战于中冀。当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之后,即令军士以雷兽之骨,大击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时鼓声大作,一击震五百里,连击震三千八里,只见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喊杀声直冲霄汉,使蚩尤兵卒灵魂出窍,冲杀元门,败倒如山。尽管蚩尤可以“铜头而啖石”,即把石头当饭食,且能“飞空走险”,但在夔牛鼓震声中,“九击止之,尤不能走,遂杀之”。尔后,黄帝又诛榆罔于阪泉(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经过这场大血战,天下始得大定。

在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郁离子·宋王偃》一文里,提到了宋国与楚国的力量对比,使用了一个比喻:“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犪牛之于鼢鼠也。”这也说明,“犪牛”已经逐渐脱离实际的地缘,成为类似《巨人传》里庞大固埃的意象。

我认为,夔牛极可能是青藏高原的野牦牛。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犛牛”一条的解释很清楚:“释名:毛犀,猫牛,犘牛,公式牛,竹牛,犨牛。犛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其体多长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冢周书》作犛牛,颜师古作猫牛,《尔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条目之下李时珍加入的“附录”特别注明:“犩牛,又名夔牛。如牛而大,肉重数千斤,出蜀山中。”

“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其尾名曰牦,亦可为旌旄缨帽之用。唐、宋徼诸州贡之。”由此可知,此“犛牛”即野牦牛。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区域内,至今仍有不少野牦牛出没。

科学家一直非常好奇野牦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人类驯化的。有限的研究和考古证据显示,青藏高原驯化牦牛的时间大约是在4500年前。最近几年,这个问题被基因测序的方法所破解。四川大学教授刘建全的研究团队,依据野生和家养牦牛的全基因组群体遗传变异图谱计算发现,野牦牛驯化其实是始于新石器时代的7300年前,到了3600年前,驯化的数量增长了约6倍。而这两个重要的节点,也正是科学家通过人类群体遗传学数据推算的青藏高原史前人群两次大规模增长的关键时期。

2019年夏季,我在九龙县汤古乡、呷尔镇等地见识了四川体格最大的家养牦牛——九龙牦牛。九龙牦牛是中国五大牦牛地方品种之一,也是横断高山型牦牛的代表。体型高大、胸深体宽,由于成长缓慢,成年公牦牛体重一般在600公斤左右,个别的更为庞大。牦牛额宽头短,额毛丛生卷曲,公母牦牛均有锐角。公牛耆甲高耸,背腰平直,腹大不垂,后躯较短。尾根着生较低,尾毛丛生成帚状。四肢结实,前肢直立,后肢弯曲有力。蹄小而坚实。前胸体侧裙毛着地,毛色以全身黑褐为多,少有白斑或黑白相间。而野牦牛则是全然纯黑的。

九龙县一位牧民对我说,他家有一头公牦牛,个子特别雄伟,肩高将近1.8米,体重达到了800公斤以上,犹如青海野牦牛一般。此牛基本都是野放,晚上也不和牛群一起回牛圈,因为狼群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但后来这头“天不怕地不怕”的牦牛还是死于狼口。估计是受伤所致,要不然狼群也不容易找到突破口。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野牦牛的强力犄角所搅动的风雪与天空。

新闻推荐

实地祭扫人数同比下降47%

清明期间,成都倡导网上祭扫实地祭扫人数同比下降47%本报讯(记者吴亚飞)4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成都市清明节群众祭...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