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诉讼案件量、诉讼负担“双减”
今年以来,彭州市法院积极探索和建立涉众纠纷“1+1”减量轻讼裁判机制,即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示范诉讼机制,妥善处理涉众共性纠纷,有效实现“实质化解、一次解纷、防止衍生、减少诉累”的治理目标。近日,该院依托代表人诉讼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商品房迟延办证导致的系列纠纷。
今年,彭州市某商品房楼盘延迟办证,导致业主方持续找彭州市相关单位解决问题。近日,222户业主先后向彭州市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违约金等经济赔偿。鉴于该系列涉众案件当事人在利益上具有共通性,主审法官决定采用“三步走”策略处理案件,即确定诉讼代表人,主审法官随即召集业主进行庭前沟通,分别推选出2名诉讼代表人。调判工作同时推进,法官将提出调解建议与推进诉讼庭审程序同时推进。以判促调、统一处置,判决后,法官与原告的诉讼代表人进行充分沟通,由代表人做好业主工作,统一各个业主诉求。最终,双方在上诉期内达成调解意见,未判决的114件案件全部撤诉,88件上诉案件撤回,仅有17件案件通过二审程序解决,达到“审理数案,化解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上述案件的迅速妥善处理,得益于诉讼代表人制度发挥的巨大作用,诉讼代表人制度是解决群体性纠纷中的钥匙,用好诉讼代表人制度才能找到解决纠纷的捷径。”据彭州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涉众纠纷案件呈逐年增长态势,2016年至2018年,该院受理民商事案件14314件,其中涉众纠纷3454件,占比24.13%。
基于此,彭州市法院创新探索建立涉众纠纷“1+1”减量轻讼裁判机制,该机制主要适用于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且同一方当事人累计人数为十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商品房预售合同、民间借贷纠纷(P2P类)、物业服务合同等常见易发的涉众纠纷。在处理涉众纠纷中,采取分类、分流、分步的“三分”原则,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示范诉讼机制,实现诉讼案件减量及诉讼负担减轻的目标。
在受理案件中,法院对适用代表人诉讼的涉众案件,由承办法官组织当事人协商推选诉讼代表人,召开庭前会议,区分诉请类别进行诉请合并;对适用示范诉讼的涉众案件,主要依职权选取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件,通过行使释明权,围绕共通的事实、法律争议进行审理、制作裁判文书,并邀请平行案件当事人旁听庭审、告知结果,实现以点带面。
同时,该院采取的“三分”原则,包括将涉众纠纷进行分类、引导不适用代表人诉讼或退出代表人诉讼的案件适用示范诉讼;以示范案件确立的裁判规则、以调解、撤诉等裁判方式对平行案件进行分流;诉前、诉中、执行程序中分步消化减量,有效减少进入诉讼程序案件、二审、再审、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数量。
今年以来,彭州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4231件,同比减少7.66%,其中受理涉众纠纷575件,同比减少53.74%,涉众纠纷调解撤诉率73.05%。
本报记者 刘冰玉
新闻推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彭州市天彭街道利安场社区召开垃圾分类知识现场推进会□本报记者高明山文/图为进一步...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