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帮助别人是我的初心” 一个成都城市管理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
一个成都城市管理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 宋真明从没想到,一次献血,一个电话,会将他与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生于1986年的宋真明,现在就职于彭州市综合执法局。
2019年5月,正在工作岗位上的宋真明突然接到来自四川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库的电话。“请问是宋真明先生吗?您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您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请问您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帮助这位病人,挽救他的生命吗?”原来,2012年12月,时常献血的宋真明路过天府广场时,在一辆献血车中献了血,而面对献血单上“是否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栏,他想都没想就打上了勾。“接到电话时感觉很震惊,没想到这种小概率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宋真明感叹。据悉,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患者配型成功的概率仅有十万到二十万分之一,而一旦配型成功,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将可被用于治疗数十种血液疾病。
“能捐造血干细胞是一种缘分”
接到电话之后的头几天,宋真明查了很多资料,内心也曾有疑虑。“其实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介绍,我发现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对自己身体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朋友,他们也表示支持。”宋真明说。据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介绍,配型成功的捐献者体检通过后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整个过程首先需要注射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然后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血过程与捐献成分血过程类似,不需要抽取骨髓。由于造血干细胞拥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刺激骨髓加速造血,捐献者的各种血液成分在采集一两周后即可恢复正常,健康不会受到影响。
在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宋真明需要每天去省医院注射一针动员剂,连续五天他都在彭州和成都市区之间来回跑。采集完造血干细胞的那天,宋真明收到了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荣誉证书。“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于2019年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宋真明对着这几行文字看了许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证书放进了包里。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很少能碰到这样的事。能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来让一个人重新获得生命也是一件几率非常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非常难得,也是一种缘分。”宋真明说。
在完成采集后,宋真明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立即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以便患者输入体内。
“一打完针就赶去上班”
五年前,宋真明结束了在国际慈善机构里的工作,考入彭州市综合执法局成为一名宣传工作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打完第一针动员剂后,宋真明立刻赶回单位换上制服,带上相机,和同事一起出门开展工作。“搞宣传工作不存在什么准时下班,大队出去执勤或者有什么重要活动我们就要去,不管是什么时间。”宋真明说。当被问及有没有自己的工作照片时,宋真明笑道:“我拍过的照片起码有几万张,但是自己的工作照片只找到一张。”
“宋哥是一个工作非常负责的人。”同事贾维这样评价道。“国庆前我们市搞了很多市政彩灯,但是这些彩灯要晚上看才有效果。宋哥老婆在广元那边上班,平时都是他一个人在彭州这边带娃娃。当时他晚上要出去拍照片,娃娃在家没人照顾,他就带起娃娃在现场到处跑,拍照片拍到大半夜。当时晚上还是有点冷,我都怕娃娃感冒了。”而这只是宋真明工作的一个缩影。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宋真明这样说。单位走廊的墙上,挂满了他和同事拍的照片。“像这张,他们去山上,那边公路都不通,我们也要跟着去,鞋子都走烂了。还有这张,照片上的女城管穿着军大衣棉袄,因为她当时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冰库里面清点货物,清了五个小时,只能借库管的棉袄穿。”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宋真明兴致勃勃,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他亲眼所见。
“说不出为啥子,反正就是做了”
有人说,宋真明的这次配型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由于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平时吃苦耐劳,好善乐施,宋真明养成了朴实实干、乐于助人的品格。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学刚毕业的宋真明在电视上看到灾区震后的情况非常受触动,自愿报名前往广元市下属最偏僻、受灾最严重的利州区白朝乡进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两年内,宋真明深入利州区的贫困村,帮助村庄进行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随后,他加入了一个慈善机构,致力于贫困乡村的产业发展,开展了长达五年的扶贫工作,带领超过5000户贫困农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在2015年来到彭州市综合执法局之后,宋真明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辖区内有一个施姓女子几年前在某小区门口违规摆摊做一些裁缝工作。宋真明与同事接到投诉后一起前往整治。他们向该名女子了解情况后发现,该女子家里经济困难,老公患有尿毒症,而她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在得知该女子家里的情况后,宋真明和同事一起与附近另一小区的物管协商,在该小区门口的岗亭旁为这名女子设立了一个固定摊位。这样,她就可以在摊位合法经营,补贴家用。小区的居民在听说了施女士的故事后,家里有些什么要缝补的衣物便都送到她的摊位来,使她的收入得以维持日常生活。
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好人好事,宋真明回答:“有的事也是我的职责所在,是我该做的。作为一个普通人,帮助别人也是我的初心,也说不出为什么,反正就是做了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静 实习生刘柯辰
新闻推荐
聚焦幸福晚年 共话品质养老 2019四川(彭州)医养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16日举行
2019四川(彭州)医养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16日举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如何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国内医养...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