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果养鸡栽蘑菇 立体农业搞得欢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7-12 06:07 大字

张超在查看红心猕猴桃长势。

□廖志全 杨梦婧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 文/图

近日,在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绿之源家庭农场内,农场主张超一边忙着接订单,一边告诉笔者:“去年收获了两万斤红心猕猴桃,今年的产量预计能达到六万斤。”

回乡创业乐山小伙“嫁”到自贡

张超1988年出生于乐山市井研县的一个小乡村,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习食用菌的生产研发,研究循环生态农业发展。2011年大学毕业后,张超进入了彭州市食用菌工厂工作,进一步实践食用菌种植技术。

张超在工作一年后,辞去工作,带着在工作中学到的经验返乡创业,成为了最早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践行者。

张超是乐山人,又为什么会在自贡开办农场、发展产业呢?“妻子是自贡人,我也在自贡落了户,所以便选择在自贡发展产业。”张超笑着说,他是“嫁”到了自贡。

种养同步探索生态立体农业

2013年,张超在竹元村牵头成立了自贡市菇菌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灵芝等各类食用菌鲜菇。在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取得了初步成绩之后,张超不甘于单一产业的发展,先后多次到宜宾考察红心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并于当年11月在竹元村流转土地40余亩,投入80余万元成立了自流井区绿之源家庭农场,开始种植红心猕猴桃。

绿之源家庭农场是自贡市最早一批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转变了当地村民的传统耕种习惯,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张超也通过创新技术模式,成为了自贡市首家红心猕猴桃种植户。经过科学的试验和管理,他的新品种红心猕猴桃在自贡市栽培成功。

2017年9月,农场的红心猕猴桃成功挂果,但他并不满足,因为他还有着另一个想法——发展生态立体高效农业模式。于是,张超在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同时,又在猕猴桃园里散养生态土鸡,一方面解决了人工除草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收入,两全其美。

套种作业绿色食品带来好“钱”景

2018年9月,张超种植的红心猕猴桃迎来丰收,产量达到2万斤。张超决定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吸引消费者到农场亲自采摘。同时,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通过淘宝和微信平台,将农场水果销往全国各地。由于产品品质良好,由他的农场生产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红心猕猴桃种植走上了正轨,生态土鸡也长势良好,但张超始终没有放下他的食用菌种植专业。考虑到自贡还没有羊肚菌种植基地,且羊肚菌具有喜阴凉的特性,他决定在红心猕猴桃行间套种羊肚菌,继续探索发展生态立体高效农业模式。

目前,张超的农场内有试验示范种植羊肚菌基地5亩,零售价格可达到80元/斤。同时,农场内也种植有 10 亩平菇,鲜菇年产量可达10万斤,主要批发到各大菜市场进行销售。如此,张超的农产品便兼顾了零售和批发、高端和低端消费的不同需求。他预计,多种农产品年产值可达上百万元。

传授技术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单打独斗不再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抱团发展才能有广阔的前景。”张超说,他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多次与村“两委”合作开展农民夜校培训,传授食用菌和红心猕猴桃种植技术,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他也因此成为了竹元村的产业致富带头人。经过不懈努力,他的农场先后荣获“自贡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四川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他于2016年6月荣获竹元村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8年,张超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果菌缘”商标,并申请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我始终坚持用‘匠心\’把农产品做好做精。”张超说,在自流井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在自家农场内建立了食品安全示范点,全方位监控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并设立农残快速检测室,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查,确保食品安全。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