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法官、彭州法院丹景山法庭庭长祝增巧:法庭设在田间地头 愿做群众的贴心人

成都日报 2019-01-26 02:31 大字

祝增巧回访赡养案件老年人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祝增巧在年复一年中,从事着“一样而又不一样”的工作:长期坚守派出法庭工作岗位,每天都在田坎地头留下忙碌的身影;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案卷,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化解不同的矛盾纠纷。

从1993年到彭州法院工作至今,25年多时间里,祝增巧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饱含司法为民的真心,坚守公正司法的良心,用过硬的政治素养、贴心的办事方式、一流的司法水准,让法律的温暖紧紧贴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25年来,她始终坚持“多调少判、定分止争”的工作原则,努力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在“田间法庭”“工地法庭”“病床前法庭”“院坝法庭”完成了不计其数的成功调解。2019年1月,祝增巧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几年前,祝增巧承办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告周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提供了证明其妻子汪某下落不明的证据,请求法院缺席判决他和妻子汪某解除婚姻关系。为查明周某与汪某婚姻关系的真实状态,祝增巧多次到周某所在乡镇查访后得知,汪某因交通事故丧失行动能力后被周某遗弃在老家,对周某起诉离婚毫不知情。为进一步核实情况,祝增巧当即驱车赶往汪某500公里外的老家——古蔺县古蔺镇金山村。随后,祝增巧多次上门调解,使夫妻二人的关系得以缓和。最终,该起离婚案件得以顺利调解结案。

祝增巧在日记本上写道:“只有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察当事人的冷暖、关心当事人的关切,让当事人在诉讼中切实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那么调解和判决才会使他们真正信服。”也正是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与她接触过的当事人或群众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祝法官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祝庭长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

2016年底,彭州法院被确定为四川省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作为家事审判的领头人,祝增巧勇挑重担,带领家事审判团队攻坚克难、积极创新,探索形成“全流程、递进式、体系化”家事审判改革的“彭州模式”。

两年多来,家事法官审判理念不断更新,家事审判机制不断完善,由5个乡镇法庭组建的家事审判团队审判质效突出。2018年受理婚姻家事案件1031件,调解撤诉740件,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32份,离婚证明书215份,人身保护令12份,祝增巧和她带领的家事审判团队为新型家事审判“彭州模式”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派出法庭地处偏僻的山村,不在繁华的都市,但是这里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人民法庭我辛苦并快乐着,愿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是祝增巧常对家人朋友说的一句话。在平凡的法官生涯中,祝增巧以高度的责任心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的光荣称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陈睿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李旻 文/图

新闻推荐

彭州郫都都江堰联合开展节前产儿科急救演练

本报讯(记者彭毅)1月22日,彭州市、郫都区和都江堰市卫计局联合开展2019年春节前产儿科急救演练。三家卫计局的分管科长、妇...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