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互融是地方文化发展动力

四川日报 2018-10-23 06:07 大字

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再悟其治学成果

□本报记者 李寰 李媛莉

“语云:文如其人。徐师做人仁爱宽厚,做学问亦多所创获,质朴无华……”10月20日,在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青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广志一席话,引发全场对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的回忆。

“徐先生讲课平和,总能把《山海经》里的传说讲实了给我们听,令人兴趣油然而生”“先生不局限于古文字资料一字一词地考释,而从考释古文字资料走向古史的探索和研究;不局限于一个短暂时段文字现象的串联,而能着眼于更长时段汉字现象的考察和总结”……围绕徐中舒长期耕耘的先秦史、古文字和巴蜀文化等重要学术领域,与会专家学者再悟其学术精神和治学成果。

从1917年开始执教,徐中舒教书育人70多年,其中近50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职。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表示,徐中舒先生对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贡献卓著,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看来,得益于恩师的坚定追求和开拓创新,巴蜀研究发展史上才有这个“第一次”——他运用文献、考古与民族资料相结合的“多重证据法”,创新研究古巴蜀文化史。谭继和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出现一批重要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如4万年前的“资阳人”头骨、四川船棺葬、石棺葬的发现,以及全川多地战国遗址、器皿、兵器的发现等,“凡是有关考古遗存的研讨都有恩师参与和指导,尤其当时考古发掘考释的关键性问题,都是他在思考和解决。”他直言,巴蜀文化研究界构建起从广汉三星堆到彭州市濛阳镇竹瓦街,到新都马家大墓,再到郫都犀浦,直到成都市金沙遗址、商业街战国开明时代船棺葬遗址、指挥街遗址的“古蜀文脉”清晰线索,离不开徐中舒的贡献。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胡昭曦最记得徐中舒传授治学的“路子”:围绕中国古史这一中心,由古文始,进而扩展到古文字学,进而扩展到考古学,进而扩展到民族史。“总结起来,就是阅读文献,开拓史料来源,实行多学科结合,运用实地考察材料,往复不停地开拓史料范围和深入研究以求其实。”

沿着这条“路子”,徐中舒以中华地域文化通览的视角,对古代四川地域经济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性质和基本发展轨迹进行探索,说明了四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并有3个特点。其中一点是独立性,四川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如深盐井开凿技术是四川最早发明,至今仍有现实作用。同时,徐中舒强调,巴蜀文化不是封闭的,自古以来就有开放的眼光和外向开拓的活力,古代巴蜀文化也从来不是孤立的,与中华大地上其他地域文化一直有着各种联系,是互学互鉴的关系,“互学互鉴互融是地方文化发展的动力”。

新闻推荐

川剧新生代彭州“过招”

本报讯(记者文莎)10月16日,第四届川剧节正式启动,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成都彭州市鸣锣开赛。16日至19日期间,60多名来自全省...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