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探访李劼人、李一氓文库展古籍 哪些宝贝?价值何在?

成都商报 2018-06-07 01:47 大字

百年乡情,万古书香!近日,筹备一年的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开展(成都商报6月1日曾发布一份《观展攻略》)。该文库暨展览采用藏阅一体的模式,将李劼人和李一氓所赠的2万余册图书古籍集中存放,并从中精选200余册进行展览。

“二李”文库为何珍贵?藏品价值何在?有哪些藏品值得细细品味?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为大家详细讲解!

【温馨提示】 本次“二李”文库展览是长期展览,市民可于近期前往四川省图书馆5楼免费参观。

李一氓

文库暨展览

李一氓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资深学者和藏书家。1903年出生于四川彭县(今成都彭州市),从军时开始收书,藏书达上万册,其中平装书四千多册,古籍五千余册。后全部赠予公藏,包括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家乡的四川省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

26个版本汇聚省图堪称举世最全

重量级藏品:《花间集》

1974年、1987年,李一氓两次向四川省图书馆捐赠藏书,不乏珍本善本。王嘉陵介绍,李一氓收藏的词集里,不得不提《花间集》。从明清以来他收集有26个版本,可以说是现存最全版本。李一氓还著有《花间集校》,也一同展出。

文库中一个红棕色木匣子内,存放着《花间集》,这个木匣子是李一氓专门请人定做的,一并赠送给了省图书馆。

《花间集》价值何在?王嘉陵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其次,《花间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其中15人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故其代表了四川的一种文化现象。最后,李一氓所收集的《花间集》有26个版本,是目前最全的,堪称一绝,对文学史及四川地方文献的研究有很大意义。

版画精品“初刻版”比国图版本还早

重量级藏品:《水浒叶子》

只要是对中国美术史略有了解的人,恐怕没人不知道《水浒叶子》。这部出于陈老莲之手的版刻作品,不仅对后来的“水浒”人物绣像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初刻版《水浒叶子》,由明末清初大画家陈老莲所作,明末刻工黄君蒨所刻,据学界考证,其初刻时间约在明朝天启五年至天启七年(公元1625~1627年)。陈老莲受好友张岱所托,用时4个月,完成水浒40人物画的不朽之作。

郑振铎酷爱老莲画作,曾从潘景郑处收得一版《水浒叶子》,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另一版《水浒叶子》即是郑振铎捐赠,乃明末黄肇初所刻。

初刻版《水浒叶子》,从问世起便在民间递藏数百年,辗转被李一氓收藏后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

王嘉陵介绍,所谓“叶子”,是当时一种类似酒令、酒筹的物件,约始于北宋宣和年间,在民间非常流行。《水浒叶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陈老莲是明末绘画大家,尤擅白描人物版画。二、《水浒叶子》画梁山群盗,寄托了明末陈老莲一腔悲愤之情,是其人物画的巅峰之作;而名刻黄君蒨的刻工与原画丝丝入扣,刀刀传神。三、此书为初刻本,版本价值极高。

王国维儿子亲自鉴定为真迹

其他珍贵藏品

《东海渔歌》:王嘉陵介绍,李一氓对西泠印社活字印本《东海渔歌》颇为喜爱,凡有朋友来作客无不请其观赏。因缺少第二卷,李一氓特意用极其工整的笔墨抄补了所缺部分,并外加锦套,重新衬纸装订。他还专门请著名书法家启功在《东海渔歌》封面题写“书签”,又请著名画家潘洁兹在书前绘制顾太清肖像。在书后,还可以看见齐燕铭、茅盾、夏承焘、启功、周叔弢等名家和李老自己的题词、跋语,庄重典雅,令人叹为观止。

《于湖居士文集》:系南宋张孝祥诗文别集,刘梅真影写宋嘉泰刻。李一氓捐赠给省图书馆的这本《于湖居士文集》是其中词集部分,收词182首。据介绍,此影抄本曾经袁克文(刘梅真)、陶祖光、王雨收藏以后,辗转落入李一氓手中。其价值在于:刘梅真字体有力,使笔有法;纸墨精良,足以媲美古本;卷末有袁克文、周叔弢、张允亮及张伯驹四位大家跋文四则,介绍版本源流及承传情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王国维手稿本《唐五代二十一家词》:王嘉陵介绍,这本藏书曾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的珍贵古籍展览上展出过,当时在成都居住的王国维儿子王慈明从媒体上得知这一消息(此前对该书下落一无所知),亲自前来鉴定,确定此书确为真迹。

李劼人

文库暨展览

李劼人原名李家祥,1891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上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小说大家,因其代表作品“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喻为“中国的左拉”和“东方的福楼拜”。

地方志“鼻祖”

重量级藏品:《华阳国志》

王嘉陵介绍,李劼人收藏主要是以成体系的地方文献为主,有记录四川历史的《蜀典》《蜀鑑》《圣教入川记》;有记录四川山川河流的《峨眉山志》《蜀水考》;有地方志类的《华阳国志》《华阳县志》;有记录四川行业发展的《四川盐法志》《四川寗属农牧调查报告》等等。

《华阳国志》共5卷12册,由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不仅包括如今的四川、重庆,还包括了云南、贵州、汉中一带,堪称地方志的“鼻祖”,对巴蜀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我国最早一部方言词汇著作

重量级藏品:《蜀语》

展台上陈列着一本《圣教入川记》,最开始的版本是由两名外国传教士用外语书写,其中一部分讲述了张献忠进入四川后的一系列重要活动,之后译为中文流传下来。李劼人读过此书后,曾向朋友提起,等有时间了要为张献忠写一个小说,因为他其实并不如我们看到的历史记载那样十恶不赦。

藏书打开了李劼人的语言密码。一本《蜀语》,搜集并解释了563个明代中后期的四川方言词语,特别是今遂宁市一带的方言,绝大部分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言中。《蜀语》成书于明末清初,清代藏书家李调元收入《函海》刊行于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王嘉陵评价:“李劼人有着他独特的见解,这和他大量阅读此类巴蜀古籍是分不开的。”

汇聚巴蜀文献珍善版本

其他珍贵藏品

细心的读者可以从展出的典籍中一窥“二李”的藏书习惯和偏好。李一氓是资深学者和藏书家,收藏注重体系和层次,在乎版本,关注文学作品和版画。而李劼人的藏书习惯与之迥然不同。王嘉陵说:“他是文人式、学者式的收藏,主要是四川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是对自己研究和学习有用的书。”

王嘉陵介绍,李劼人将自己收藏的1168部16007册线装古籍捐献给四川省图书馆,图书馆收到这批书籍后,迅即将古籍线装书进行鉴定、整理,按四部分类,编制了《李劼人先生捐赠书目(线装书部分)》。其中集部最多,也就是文学作品最多,高达523种4044册。

王嘉陵透露,李劼人藏书中还有清末民初的四川省政府职员名单、机构设置情况,保路运动的资料,巴金给他补的《北洋军阀史话》。“李劼人也收藏了三苏文集、杜甫诗集,这些和他在大学教书有关。”

除了古籍,李劼人捐赠的书籍中也有不少是平装书。据档案馆保存的清单记录,民国书籍有510册,主要是文学理论、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俄罗斯和欧美文学翻译作品、政治、历史和哲学著作。1949年以后图书有330册,包括文学理论、新文学作品、川剧脚本、历史著作,以及一部分政治学习材料和法律学习材料。李劼人留法,曾经还收藏了600多册法文书。“但是这些书现在查无所踪,不免有些遗憾。”

此外,省图还专门设置了李劼人的作品展区,李劼人所创作的各个版本“大河小说三部曲”均在展品之列。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陶珂

新闻推荐

来看《花间集》最全版本

市民参观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本版图片均由杨树摄探展名籍荟萃,极具文化底蕴和巴蜀特色朴素淡雅、书香满溢。走进...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