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爱情走廊的守护者

四川法制报 2018-05-24 01:36 大字

④继2012年之后,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一次发现大熊猫活体。14日下午,保护区工作人员到中坝保护站管辖区内的糖桶岩区域回收红外数据时,意外地在红外相机里看到了大熊猫。

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每年3月至5月底,大熊猫开始发情、交配,自然保护区里的巡护队员就会繁忙起来。

早晨6点过,中坝站站长伍国林起床了,他要带着11名队员上山,这次行动计划2—5天,主要任务是寻找保护区内大熊猫的踪迹,并对大熊猫的活动进行观测,追踪它们的脚印和粪便,取得标本。49岁的伍国林半辈子都在和植物、动物、大山打交道,“每次巡山都很辛苦,白水河自然保护区里全程没有道路,我们每次进山,基本上都是在峡谷和丛林中穿行。山体的坡度大多在70度以上,只有依靠绳索才能翻越山岭。”

伍国林和队员们需要先从海拔1000米的中坝站出发,穿越深山,步行一天才能抵达大熊猫的栖息地。山里不能生火,大家只能吃干粮。队员们各自背着沉重的背包,包里装着红外相机、干粮、水、简易的帐篷布、睡袋等。下午5点过,太阳下山,巡护队开始扎营,大家七手八脚在宿营地的上方撑起了一块巨大的透明塑料布,捡来树叶铺在地上防潮。山里的夜晚孤独而又美丽,在户外灯的照射下,队员们围坐一起吃饭聊天。

第二天一早,巡护队员们继续前行。竹林深深,阳光透过山林,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剑竹林间,生怕打扰了住在这里的精灵。大家一边寻找大熊猫粪便一边安装红外相机,汗水顺着脸颊不停流淌,手上已划上好多道口子,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白水河保护区在地域上连接了九顶山、龙溪——虹口等大熊猫保护区,使岷山山系南段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对促进大熊猫种群间基因交流,稳定和发展大熊猫种群具有重要的作用。巡护队员们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常年坚守在深山老林里,只为守护好“大熊猫爱情走廊”。 本报记者张磊文/图

①巡护队员在宿营地的上方撑起了一块巨大的透明塑料布

②巡护队员记录下动物的粪便

③今年2月16日被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

④伍国林给受伤的队员贴创口贴

新闻推荐

彭州在京举行投资推介 集中签约8大项目 总投资达274亿元

昨日上午,在“成都·彭州2018年北京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彭州市政府与央企投资协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