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见证巨变,援建情谊绵长

四川日报 2018-05-12 07:55 大字

欢迎北京援建者们﹃回家﹄。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彭州市三界镇政府。福建援建代表团供图

宁尚洁正在为女儿留影。本报记者吴晓彤摄

阿坝州黑水县中学高中部。本报资料图片(视觉四川)

十年牵挂,各省援建者们重访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

北京市 什邡市

看成效也看问题

北京亲人为什邡乡村振兴支招

□本报记者雷倢

“欢迎亲人回家。”5月11日一早,什邡市红白镇木瓜坪村的村民们已经举着字牌等在村口。听说北京援建代表要回来,红白镇、师古镇等乡镇的村民都自发举牌欢迎。

“10年前,是他们帮助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今天看到他们回来,就像看见亲人一样。”红白镇居民何元琼说。

不做简单重建,10年前,北京援建者就把“一村一品”纳入重建规划,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这次回到什邡,援建者们不仅看成效,也看问题。

在师古镇红豆村,看到当地的婚俗产业已形成规模,原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副指挥、京什交流合作协会理事张燕友十分欣慰。同时,他也指出还有提升空间,“现在几个村虽然都有了特色,但品质上还可以再提升。”

从北京大道向洛水镇方向行驶,便能看见一个很大的鱼形招牌,这里是洛水镇渔江村的入口。原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副指挥田崑生对这个地方牵挂多年。

进入渔江村,道路宽阔平坦,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灰瓦白墙的民居在树木的掩映下矗立着。“我们援建时给村子做了一个特别设计。”田崑生说,从高空俯瞰,整个渔江村便呈现出鱼形图案。

在“一村一品”的援建规划推动下,这里已是一个集休闲、观赏和餐饮为一体的“鱼文化”主题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7500元左右。

快离开渔江村时,田崑生拉住渔江村党支部书记黄益成的手,给他支招。

“援建成效还不错,但还可以更好。不能家家户户都开农家乐,没有那么多游客。”田崑生说,当年,重建时为每人预留5平方米的产业发展用地,村上可以把村民的产业发展用地整合集中起来,建设一个面积较大的经营型设施,比如酒店、超市等。村民可以用土地来入股,村上来统一经营,年底,村民分红,村里也有了集体收入。“村里发展新产业时,也可抵押这片土地来贷款,换取发展资金。”

让援建者们牵挂的还有环境。田崑生说,什邡是工业重镇,援建时,大家都担心以环境资源换发展的模式不能长久,“现在磷化工厂都关停了,磷石膏堆场上也长出了绿草,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福建省 彭州市

是他乡也是故乡

援建情谊在闽彭合作中延续

□本报记者吴亚飞

5月10日至11日,时隔多年,福建的援建者们再次踏上彭州的土地。小鱼洞新大桥、白鹿小镇、宝山村……一路行来,不少人感慨:“彭州变得不认识了。”

不变的是两地情谊。对口援建结束后,一起并肩战斗的两地干部群众,建了一个名为“彭州在水一方”的微信群,不时相互问候。出发前几天,来自彭州的邀约已经“挤爆”了援建者们的手机:“福建兄弟们,欢迎回家”“希望你们再到曾经‘战斗\’的地方看一看”……

走进彭州市三界镇政府,龙海厅、芗城厅、龙文厅……11间办公室都有着特殊“名字”。

这里曾是福建漳州援建者的办公场所,想念家乡,大家按漳州地名给这些办公室挂上了门牌。“没想到这些门牌保留至今。”漳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原漳州市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沈诏坤满怀感慨地拍下了照片。

“保留门牌,不仅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也激励我们从灾难中崛起,在希望中奋进。”三界镇党委副书记余劲松说。

见证两地情谊的,还有彭州敖平中学的高考成绩单。“援建结束后,每年我们都会收到敖平中学的喜报。”沈诏坤说,这些年看着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感到由衷地开心。

“厦门桥、南平路、三明路、漳州路、宁德大道、石狮大道这些地名,都留下了福建援建的印记。”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梁廉荣说,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有一种“他乡亦故乡”的感觉。

彭州福建商会,则是两地援建缘分的延续。会长黄万山介绍,2010年,彭州福建商会在福建对口援建彭州前方指挥部成立;援建工作结束后,商会作为平台,继续维系两地经济商贸合作往来。

来自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是两地加深合作的典型。2008年,得益于对口援建工作,永辉(彭州)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项目在彭州落地。2017年,投资10亿元的永辉供应链现代产业园项目在彭州动工建设。未来,永辉还将立足于彭州打造成都绿色食品智能商业生态圈。

此外,福建援建的2个闽彭产业园也都发挥出了“造血功能”,成为彭州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福建援建干部引导,来彭投资的闽籍企业也发展迅速,其中14家闽籍企业已将业务拓展到四川省其他地方。

江苏省 绵竹市

是回忆更是牵挂

带着孩子来看看“第二故乡”

□本报记者吴晓彤

5月11日下午,江苏援建代表团来到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人群中一个小女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妈妈说要带我看看她和爸爸的‘第二故乡\’。”7岁的冒沛言大方地说。一旁的母亲宁尚洁笑着回忆起了一段往事。

2008年,26岁的宁尚洁还是江苏大学的一名在校研究生。“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团中央“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首批大学生志愿者,她来到绵竹新市镇。

抗震救灾的日子忙碌又辛苦。白天,宁尚洁和工人一起下村安装净水器;晚上,她和同事搬运救灾物资忙碌到深夜。20天里,她走坏了三双鞋。回忆起十年前的那段日子,宁尚洁依然觉得历历在目,“有一天夜里,因为暴风雨,我们住的小帐篷倒了,我直接从行军床摔到在石头地上。”

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宁尚洁转而从事心理援助、文件收发、档案管理、简报编写等工作。当时南通援建指挥部缺少人手,她被安排到南通援建办公室当志愿者。宁尚洁回忆,为了让灾区的人民早日告别板房,让学生不再在小树林里上课,南通援建指挥部的同志们都铆足了劲,“5+2”“白加黑”,这种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她。

志愿服务的14个月里,宁尚洁还收获了爱情:她与南通援建指挥部里一位叫冒俊的小伙相识、相知。为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宁尚洁和冒俊特地在2011年5月12日领取结婚证。

如今,宁尚洁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而绵竹新市镇也成了她和冒俊内心永远的牵挂,“我们搬过很多次家,但客厅始终挂着一幅绵竹年画。”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之际,作为当年的江苏援建者,冒俊受邀回访绵竹。宁尚洁也向学校请假,带着女儿一起“回”绵竹。“我和丈夫在这里和灾区人民一起重建家园,也在这里相识相知。绵竹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所以也带孩子回家看看。绵竹变化太大了,漂亮得都快不认识了。”

吉林省 黑水县

是重访更是归途

“新黑水”让他们感慨万千

□本报记者钱晞

“美丽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恩人们请放心,我们用新黑水回报您……”5月10日一大早,海拔2400米的阿坝州黑水县甲足村迎来了日思夜盼的吉林恩人。

蓝天白云下,橙黄外壳、彩色屋檐的藏族民居让回访的吉林援建者连声称赞。当地旅游示范户何基大爷指着自家的3层小洋房说,得益于吉林方面对旅游的打造,他终于住进了这栋明亮、结实的现代化新居,“我把这里打造成为‘彩色藏家\’农家乐了!”

站在“七彩甲足”广场里,严业飞感慨万千。作为吉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中心主任,他曾以黑水县副县长身份在此挂职两年多。听说有机会重访黑水,他很激动地踏上了“归途”。

“可以说我是半个黑水人,这些新村寨都是我看着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严业飞说,“现在的黑水与10年前相比,变化已是翻天覆地。”

在海拔4500米的雅克夏雪山隧道口,吉林省交通运输厅黑水援建项目办原主任王军望着自己的“杰作”激动不已。雅克夏隧道是吉林援建黑水203个项目中“最硬的骨头”。隧道全长2.88公里,是当时全国在建的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此地全年降雪封路6个月,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7.5摄氏度,加上围岩、积水,最艰难的时候,每天掘进进度只有两三米。

“海拔那么高,走路都费劲,还要下力气赶工;山上5个海子,山体破碎,一不小心就塌方、天漏。但难度再大也得干啊。”王军说,这条全长1500米的雪山隧道完工后,把黑水县至马尔康县的公路里程缩短13公里,不仅避开了雅克夏雪山积雪段,保障了冬季行车安全,还能缩短黑水与成都之间的路程,让冰川、彩叶、雪山、峡谷等黑水特有的旅游资源,真正成为当地旅游产业腾飞的支点。

“老百姓对吉林的感激不掺一丝假。”黑水县委宣传部部长张薇说,吉林的援建项目,以交通、医院、学校为主,每一分钱都花到了刀刃上。

正是这份踏实,为黑水县浴火重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一份没有血缘的亲情

2008年5月,任星鑫(左一)和蒋德刚合影。(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陈玲距离2008年5月12日,虽然已经过去整整10年,但再次提及,蒋德刚还是红了眼眶,“这个日子就像一个符号,深深地刻进了我的人生。”蒋德刚今年45...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