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推进“法律之家”建设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新业态
江桥村法律服务之家一角本报记者刘冰玉文/图
近年来,彭州市司法局创新思维,多方联动,结合现代化技术,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了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村(社区)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队伍为主角的“法律之家”。借助“法律之家”平台,优化整合基层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职能,切实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彭州市司法局持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在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民化方面投入更大保障,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法律服务促发展·法治文化润民心·法治保障强基础”工作主题,以推进法律服务职能下沉、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深化基层依法治理为目标,打造“社区(村)法律之家”,集成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联系点等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站)职能,优化工作机制、集约人力物力,实现法律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有机融合。
线上线下结合优化服务
今年以来,彭州市司法局积极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新业态,在该市小鱼洞镇江桥村和濛阳镇柏桥社区试点打造了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村(社区)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队伍为主角的“法律之家”,充分整合村(社区)、社会和司法行政资源,采用平台到受众的“P2P”(Platform to people)模式构建起了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务“业态”。
该局依托小鱼洞镇江桥村和濛阳镇柏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试点打造村(社区)法律服务“线下实体店”。在党群服务中心接待大厅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优化布局了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新增了青少年法治文化空间、社区矫正工作室、安置帮教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等。其次,构建了村(社区)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在小鱼洞镇江桥村和濛阳镇柏桥社区两个“法律之家”示范点位配备了标准化电脑终端,开通了法律服务在线视频服务功能,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在线咨询,并建立了“村(社区)法律之家”微信群,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村两委干部、基层骨干人员、积极分子等纳入工作群,以便社区群众线上咨询。
同时,该局为满足村(社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建立了对应的法律服务机制。依靠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掌握法治需求,由村(社区)法律顾问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解答反馈,对于突出的问题立即上门服务。工作人员还通过线上留言、意见反馈和线下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接受群众对法律服务质量的评估,根据群众意见改进法律服务机制,把“线下体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打造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自“法律之家”建立以来,为有效推进法律服务“P2P”模式运行,该局依托“法律之家”平台,健全调委会、调解小组、信息员三级调处网络,形成面向村居、贴近群众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将调解力量落实到基层。充分运用人民调解组织,主动深入群众,积极上门了解情况、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
为切实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该局还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对接机制,拓展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面,建立重点领域人民调解专家库,进一步形成多调联动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培育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依托大联动体系,及时分流指派和组织调处,实现联动、联防、联控、联调。
深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该局紧盯普法薄弱地区,开展普法精准帮扶,为法律“贫困户”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发挥村级组织常年法律顾问作用。
目前,已全面落实355个村(社区)有偿型村级组织常年法律顾问制度,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精细周到的法律服务。驻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参加村民议事会、普法宣传等途径,围绕城乡社区治理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托“法律之家”与驻村法律顾问工作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全面覆盖、辐射周边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同时,为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该局完善了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联络员充分协作的三级联动法律援助机制,达到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利用“法律之家”平台,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条件、便民措施和投诉监督途径,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扩大受援对象的社会覆盖面。
新闻推荐
四川挂图作战。12月7日凌晨2点,省纪委组织部的同志还在加班加点,办公室备着简易行军床,实在困了就休息片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笑摄影报道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已经全...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