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口援建为黑水脱贫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8-01 08:29 大字

“十三五”期间,黑水县持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而彭州市作为对口援藏的重要力量,因地制宜开展了各项对口援建工作,成为推动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帮扶到基层贫困户脱贫在望

黑水县双溜索乡俄瓜村地处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海拔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共有农户83户290人,贫困户达到了13户54人,长期以来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自脱贫攻坚和彭州援建以来,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现有的种植方式,而标准化大蒜种植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7月中旬,记者在俄瓜村看见,今年初种下的大蒜,目前长势喜人。

“标准化种植50亩,套种50亩,一共100亩的大蒜下个月就可以收获了。”彭州援藏干部、俄瓜村第一书记岳军笑着告诉记者,“保守估计一亩大蒜的产值在4500元,除去3000元成本,这100亩地收入10多万元不成问题。特别是采用新的经营模式之后,村民发展种植业劲头越来越足了。”

据了解,在该乡党委和村支部多方取经、实地验证,以及在彭州市的对口帮扶下,确定建立起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土地”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传统农业增收缓慢的局面。

据俄瓜村党支书龙忠介绍,目前该村经营模式以“三个负责”为标准:通过对口帮扶引进彭州大蒜种植公司,该公司负责提供种子、技术和大蒜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参与;农户负责提供劳力和土地入股。大蒜成熟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纯收入分比为3∶1∶6。该模式既留住了公司,也保证了群众的收入,合作社也有了下期的周转资金,实现良性循环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稳增长,为今年全村脱贫和今后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

岳军告诉记者,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特别注重贫困户的增收问题,目前全村13户贫困户中,有6户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进来,收成后的大蒜将按照每亩1500斤的方式返还给贫困户。例如,贫困户叶朱瓦甲入股了2亩土地,可以分3000斤大蒜;另外7户通过学习技术进行自种,空余时间还能在大蒜基地里打工,工钱每天80元。这样贫困户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性收入,全村13户贫困户今年脱贫在望。

立体援藏 确保与全省同步奔康

像双溜索乡俄瓜村这种通过改变农业产业和经营模式脱贫致富的案例只是彭州市援藏的一项基本内容。自去年9月,对口支援黑水以来,该市坚持把抓项目落地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着力点,把促产业发展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支撑点,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落脚点,初步形成了“立体援藏、全域援藏”工作思路。

彭州市援藏工作队领队、黑水县委常委、副县长程勇表示,在彭州援藏过程中,目前已编制出《彭州市对口支援黑水县规划(2017-2021年)(初稿)》,确定了藏区群众安置住房、芦花镇社区幼儿园、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住院部等7个重点援建项目,五年拟投入资金3671万元,确保黑水县能在2020年与全省同步小康。

记者了解到,彭州在对口援藏过程中,切实从“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方面入手,促进两地深度交流。

在“规定动作”方面,彭州坚持以民生建设为重点,全面夯实政策保障,保障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已提前启动该县扎窝乡罗尔坝村、维古乡俄口村、洛多乡嘎茸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活动室建设项目,预计今年10月竣工。

在“自选动作”方面,双溜索大蒜基地就是该市对口援藏自选动作之一。按照黑水县“六大沟域”发展规划和十三五“一二三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彭州市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优势,深挖当地绿色旅游、生态农业等资源。同时,彭州市将协调旅游、教育、卫生等部门与黑水直接对话,形成黑水“前线”和彭州“后方”面对面协同工作机制,助推黑水特色产业高标准、高站位发展。

胡伟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成都民宿两年增长10倍至1万套 有人打飞的来成都 不为景不为吃,只为一间房

住客在民宿内画画7月23日,来自上海的高小姐在成都三圣花乡的禅边小院等待管家为她做午饭。“住民宿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情味”,高小姐说,今天是她生日,为此管家专门为她做一碗长寿面。禅边小院只是...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