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民政工作“划重点” 每个街道至少建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4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暨民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获悉,今年,成都计划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5个,实现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同时,会议还对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去年低保标准提高
首批建成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
2021年,成都全市基本民生保障不断强化,制定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修订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低保标准提高到市辖区870元、县(市)820元,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覆盖15%的常住人口。
同时,去年成都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48个,新建普惠性养老床位2162张,改造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4180张,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114户,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5%。
此外,成都市民政局还首批建成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实现“全市通办”,试点开展“跨省通办”,全年办理结婚和离婚登记14.5万对。殡葬改革方面,启动实施绿色殡葬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建设管理办法。
今年成都计划建成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5个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计划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5个,实现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启动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000张;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0%。此外,需推动区(市)县至少建有1所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为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成都市民政局将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照护床位不少于5000张;实施“智慧护老”项目,资助全市有需求的5000户空巢、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报警器等智能安防设备;进一步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试点经验。
在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方面,成都市民政局将加快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为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成都下一步将制定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未成年人权益侵害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实现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打造市级未成年人保护示范镇(街道)15个,并推动6个非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此外,成都全市民政系统还将持续深化社会事务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公益性公墓、集中治丧中心等项目落地,持续稳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推广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建设,开展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要争创基层治理创新典型和社区治理示范、试点,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等,组织实施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民生微项目,开展小区(院落)基层民主协商提能增效试点。统筹抓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聚焦全龄市民多元化需求提供公共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郑然 黄盼盼
新闻推荐
自制三轮“房车”,带着两个女儿辗转10余城市摆摊残疾母亲回成都开直播当“导师” “想帮更多残疾朋友就业创业”
自制三轮“房车”,带着两个女儿辗转10余城市摆摊“想帮更多残疾朋友就业创业”何英何英在摆摊。女儿在房车里玩耍。改造后...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