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让我看到现代城市如何应对‘地图炮\’的威胁”
对话《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作者邱硕——
访谈《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首次出版于2019年3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邱硕在文学人类学学科领域完成的对成都形象的考察。既有的成都城市形象研究往往来自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学、景观美学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探究有何不同?近日,记者对话邱硕,了解《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的学科意义和实践价值。
记者:书中频繁提到的“形象”“本相”“表述”,应该如何理解其定义?
邱硕:“形象”是文学学科的一个传统范畴。《成都形象:表述与变迁》的研究给“成都形象”下的定义是:内外公众关于成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人群等视觉特征和感知认识。
本书所指的“表述”是关于成都形象的书写、言谈、行为举止,“本相”是这些表述所产生的特定的、真实的社会情境,包括缠绕在表述行为上的生态环境、历史语境、权力关系以及表述主体的境遇、情感和认识等。“表述”与“本相”是不可分割的,某个人或社会群体的表述一定是由现实的社会情境本相而产生的,而社会情境本相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表述。
比如成都“第四城”的名号,是2000年由广东省新闻出版集团的《新周刊》杂志为成都取的名号,并在其后若干年里与成都市政府、媒体和商家一起,对此名号进行推广,影响很大。在这里,“第四城”是成都的一种形象,表示成都是居于北上广之后的中国第四城;涉及该形象的文章、书籍、言说、广告、城市论坛、颁奖典礼等都是表述。而被称作“第四城”的成都到底是不是中国的第四城,由于判断标准不同、所用证据各异,是很难用事实去证明的,但通过“第四城”的各种表述文本可以发现,这个名号是在西方现代城市理念下,中国媒体、地方政府、商业资本合谋进行城市营销的结果。这就是“第四城”形象表述背后的成都社会情境本相。
记者:从文学人类学角度研究成都的城市形象,有什么学科价值和意义?
邱硕:成都作为一个身居发展中国家的内陆,拥有悠久历史传统,又正在经历经济、社会、文化转型的城市典型,其城市形象实践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内陆城市的应时而变。
通过成都本相与形象关系的讨论,我们揭示了成都形象的历史生成过程、表述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表述各方的权力关系以及表述主体的境遇、情感和认识,将文学人类学的表述理论继续向城市(地方区域)延伸,指向了区域文化的动态历史过程,落实到了本相、形象与表述关系的探讨,使其具有更清晰的描述力和阐释力。
记者:除此之外,有其他收获吗?邱硕:除开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成都形象的表述和变迁进行考察时,个人收获也很大。比如能够探知成都作为独立的城市单位,是什么时候、如何明确地被内部人群感知到的;成都人对于自己是成都人而具有的自豪感和向心力是什么时候、怎么出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获知人类的“地图炮”现象(“地图炮”引申含义为对某个群体进行言语攻击的行为,网络中常指地域攻击者)是如何形成的,现代城市又该如何去应对城市“地图炮”的威胁。
成都客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理风俗论、中原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霸权、事实与表述之间的客观差异等综合因素造成了人们对成都的负面刻板印象。而当代成都利用城市现代化转型的契机,从整体上更换这些形象的意义符码,将负面形象转变为正面形象。比如“溺于逸乐”在成都“休闲之都”的形象打造中,转构为“悠闲、舒适、慢生活”的现代形象,“偏远”在城市形象的打造中,转构为“乡土的、民俗的、原真的”现代形象。
新闻推荐
当下,成都大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又即将迎来世界读书日,运动与阅读交相辉映,成都将展现出怎样的青春活力?记者昨日从成都...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