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武良成: 城镇化下半场,公园城市还有个“隐藏任务”
各地去年人口数据陆续公布,城镇化率一项引发关注。
从全国来看,2021年末,城镇化率为64.72%。其中,北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5%,成都则为79.48%。普遍观点是,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将进入城镇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期。但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武良成看来,城镇化率达到64.72%,还远没有到“躺平”的时候。他指出,城镇化下半场,城镇化率至少还存在10%的提升空间,但这10%,不仅要有资源缺口的填补,还面临自然生态的刚性约束,“这是个需要长期解决的巨大难题”。
近日公布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城镇化率实现64.72%之后,中国城市将如何发展?在武良成看来,随着《方案》公布,答案已呼之欲出。
“绿水青山”是产业发展的刚性指标
红星新闻记者:在您看来,城镇化率达到64.72%,城市化将发生了哪些变化?
武良成:“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看似是直白的描述,其实隐含的是新发展理念。《方案》提到的新发展理念则为城镇化的下半场提出了新的发展逻辑。它的核心在于,与其去转移那些高污染产业,不如先坚持青山绿水,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产业的安排布局。
在这一目标下,“绿水青山”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刚性指标,宁愿影响GDP的数字也要拒绝那些高污染产业的转移。所以我提出,城镇化率64.72%还远没有到“躺平”的时候。目前这时候,国家给成都的这项任务,是让成都去探索如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的幸福家园”
记者:下一步城市化发展中,最大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
武良成:《方案》有句话很打动我:在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中,强调“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的幸福家园”。目前成都等一批城市已经实现70-80%的城镇化率——一方面,它还没有完全实现城市化,至少还有10%左右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它的体量已经是超大城市,但仍是城乡二元结构,所以面临“城市+区县”的双重发展发展任务,此时的城市治理需要有新的标杆。
根据《方案》,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尤其提到了“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这个目标其实是很难的——山水,是客观存在,而城市是后天形成的。
也就是说,除了人和自然,成都还面临将设计、规划、治理有机融合等等一系列的挑战,具体包括空间设计、产业构成、招商引资、公共资源配置等。
记者:2022年,公园城市示范区获批并发布方案。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它的获批又意味着中国城市将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武良成:从时间线来看,这个任务的提出原因就很明晰了。十八大后,我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要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面临新冠疫情、世界格局变更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为下一步发展提出新的任务。此时,对城市化进程的新目标,既有历史的沿革,也有对未来发展蓝图的构想。城镇化下半场,这也是公园城市的“隐藏任务”。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新闻推荐
(记者鲍安华)3月30日,成都高新区召开党工委人才工作会议,向2021年10名“金熊猫人才奖”、5名“金熊猫成就奖”获得者和16名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