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敏捷智能集群计算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的背后科技资源筑起巢 “雨燕”飞出实验室

成都日报 2022-03-30 02:56 大字

■在金牛区和成都科技服务集团全程跟踪服务支持下,“雨燕”敏捷智能集群计算系统入选2021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电子信息领域),并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百亿产业规模

■除“雨燕”外,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系统、航天长峰智慧医疗等创新单元项目也正加快建设。下一步,金牛区还将着力转化创新需求,在“场景”中催生“硬核科技”开发、应用与扩散,未来将孵化更多“雨燕”

2月21日,中国科协2022“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正式发布。来自成都金牛区的“雨燕”敏捷智能集群计算系统作为全川唯一上榜项目,入选2021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电子信息领域)。跟“雨燕”一同入选的,包括华为、腾讯、京东方、国家超算中心等17家头部企业项目。

“雨燕”敏捷智能集群计算系统项目是一种接近大型超算中心大数据挖掘、大型方程组解算的超小型智能集群计算系统。其原创的以代数结构法为基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在数学上以更高的维度认知事物,从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成果来之不易,回望“雨燕”的成长过程,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敏捷智能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颖感慨:如果没有成都市、金牛区优良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持,“雨燕”可能还一直躺在实验室呢。

平台全程服务

助力“雨燕”一步步成长

“雨燕”从实验室走出来,它跨越了哪些鸿沟?

“研发原创技术相当于孕育一颗种子。”陈颖介绍,“雨燕”成长的整个过程,团队都得到了非常专业的支持。

在金牛区和成都科技服务集团的支持下,团队参加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相继在2021年“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夺得大奖。

“在项目路演环节,投资方会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促进我们思考,并着手解决问题,引导项目不断向正确的方向前进。”陈颖介绍,通过深入思考,项目逐渐从纯实验室技术转化到应用场景,并最终实现了一个全新认知机理上的突破,而这也正是“雨燕”荣登2021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的原因。

针对创业初期资金压力,金牛区新经济和科技局、成都科技服务集团一对一指导,为团队送来了贴心的政策,团队有望获得办公场地免租及“骄子计划”优秀团队配套资金扶持。

此外,多部门还联合启动对项目的跟踪服务:拟制混改方案,完成项目选址、创新单元选题及落地方案设计,海智工作站申报……

项目需要应用场景,金牛区和成都科技服务集团及时牵线搭桥,“雨燕智慧风电终端”加盟内蒙古扎鲁特风场,今后还有望进入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等领域。

“科研人员只管专心做技术研究,其他的事都有专业人士来服务。”陈颖透露,按照项目进度,今年6月底前将在金牛区完成产业化公司注册,并联合金牛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百亿产业规模。

政府搭网筑“巢”

未来将孵化更多“雨燕”

从一颗“种子”到“长”成产业,“雨燕”项目成长的背后是金牛区牵手成都科技服务集团,用科技资源搭网筑“巢”,助力顶尖人才科技成果转化。

金牛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创新主体关注点分散的问题,金牛区选择以资源组网的方式实施平台搭建,高效“组织”各种科技资源,全力探索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新模式。

在创新源头供给端,金牛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组网,覆盖5家高校科研院所,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研团队15个、科技成果30余项;

在企业需求端,全区组网10家“四上”企业、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7个细分产业创新微生态;

中间服务端则涵盖了省内外专利代理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含高校)、知识产权运营机构……

为把“网”结得更紧,去年7月,金牛区与成都科技服务集团签署全面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金牛区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中心,推进跨区域科技资源要素融通。目前,中心已聚集知名高校院所20余个、顶尖专家人才100余人、组网省内外优质服务机构近百家。

当前,金牛区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科技资源转化“强磁场”效应正不断显现。除“雨燕”外,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系统、航天长峰智慧医疗等创新单元项目也正加快建设。

金牛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释放创新磁力,金牛区举措不断:在全省率先成立大院大所创新联盟,率先揭牌四川省首个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共建产业协同平台,建立“政产学研用”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42家。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创设全省唯一的区(市)县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落地成都首个天府股交中心科创专板试验基地……

下一步,金牛区还将着力转化创新需求,在“场景”中催生“硬核科技”开发、应用与扩散,未来将孵化更多“雨燕”。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新闻推荐

中西部首个 又一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落户成都未来科技城

3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为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解决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稀缺问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