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措并举,选育礼用技能人才推动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成都日报 2022-03-28 02:39 大字

机器轰鸣声中,砌筑砖头、卡尺测量动作从容……这是在蓉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赛项的决赛现场。来自四川代表队的许陈兵呼吸声比往常更重,抬起头看了眼计时器,又继续进行作品的最后收尾工作。除了部分泥沙和弃料还未收拾妥当外,许陈兵的面前,一面砌有“迷你339灯塔”图形的墙体已经完整呈现。

在这激烈比拼的背后,是成都500万产业工人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成都工匠人才“选育礼用”体系的不断完善。

破土冒尖:

健全“竞赛选匠”梯度机制

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上,有许多“成都工匠”以专家、裁判、选手等身份参加了比赛,成都选手分别荣获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第一名、钳工第二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第三名的历史最佳成绩,“成都工匠”的水准在赛场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如何完善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破除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推动“成都工匠”选拔与职业技能竞赛深度融合,健全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区(市)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为主导的工匠人才冒尖机制。

据悉,2021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共举办36个职业(工种)的市级一类赛,参赛人数5271人;举办290个职业(工种)二类赛,参赛单位4089个,参赛职工30546人;组织企业开展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为基础的三类赛,参加单位11553个,参加职工达118.15万人次。

通过赛事,成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工匠人才,其队伍也在进一步壮大。2021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成都工匠”649名,区(市)县级工匠1524名,目前共评选命名“成都工匠”1812名、区(市)县工匠4506名。其中,有26名“成都工匠”成长为“四川工匠”。

才尽其用:

打造“院地育匠”平台路径

如何助力优秀技能人才破“茧”成“蝶”,推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首金”的玉海龙,IPC手工焊接世界冠军张易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进入“成都工匠学院”和“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学习。

“我们以‘育用’结合为导向,大力推动企业发挥培育、用好工匠的主体作用,在企业建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现场炫技展示、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全市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型的功能定位,参照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标准,建设“成都工匠学院”和“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线上线下一体的工匠育用平台,在服务中小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打造生产型工匠培育平台、实战化工匠成长平台、高水平工匠研创平台。实施“育匠为师”“以匠育工”“滴灌援企”计划,探索以“成都工匠”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育用”路径,厚植“成都工匠”成长为“四川工匠”“大国工匠”的沃土。

礼遇工匠:

在蓉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从优

“拿到这张卡,我既高兴又自豪,它既是肯定,也是鼓励。”“对我们的礼遇,每一条都很贴心,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去年12月1日起,成都23个区(市)县陆续开始发放首批“蓉城人才绿卡·成都工匠”实体卡和电子卡,这份礼物受到了来自一线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蓉城人才绿卡·成都工匠”卡只是成都礼遇工匠人才的诸多举措之一。

作为全国首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的城市,去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礼遇“成都工匠”十条政策措施》,从鼓励在蓉落户、子女入园入学、发放“成都工匠卡”、便捷就医服务、方便交通出行、丰富文体生活、关注身心健康、增强保险保障、促进学习交流、建设成都工匠公园10个方面礼遇“成都工匠”。

这一系列的家庭保障、工作保障和待遇保障,将“成都工匠”纳入了成都市人才政策体系、享受高技能人才同等待遇,彰显了成都对工匠人才的尊崇。

城市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工匠的身影。“弘扬工匠精神,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离不开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体制机制。”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礼遇十条”激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尊崇劳模、热爱劳动、争当工匠的热潮。未来,聚焦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还将继续加大培育和引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在区域上有带动力的工匠人才队伍。本报记者 杨升涛

新闻推荐

领跑国产C++开发平台赛道 筑自主可控“防火墙” 走进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核、高、基”的重视,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环节已基本完成国产化。不过,软件开发工具目...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