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聚集万余名科创人才 打造国家创新策源地

成都日报 2022-03-22 10:43 大字

位于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内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退休专家陈顺理带领研究生做实验

2021年底,位于兴隆湖畔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目前,中科院成都分院机关、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已经完成在成都科学城的正式入驻。正如地名“集萃路”寓意的那样,这里将群英荟萃、聚集万余名科创人才。

作为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12个区域性科研基地之一,中科院成都分院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如何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如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日,记者走进新园区,采访了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

1958年成立至今 科教资源给城市打下创新底色

在一环路南二段,一片热闹之中,中科院成都分院屹立其中。1958年3月,中科院成都分院前身——中科院四川分院成立。

“先有分院,后有研究所。1958年成立的时候,中国科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西南地区特色领域成立研究所。”王嘉图介绍,比如,围绕天然气开发利用,成立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前身)。

“1962年,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成立,统管西南地区院属科研单位,中心一直在成都。”王嘉图说道,1978年,中科院成都分院华西坝园区正式成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科院成都分院现有32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野外科学观测(监测)台站。这些科教资源,给这座城打下创新底色。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科院成都分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8项,发表论文约1.2万篇,出版专著156部,获授权专利约2000项。在地形地貌相机、激光雷达、量子卫星地面望远镜研制,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薯类原料高效乙醇技术转化,人脸识别,石墨烯关键技术与制备,草甘膦催化剂自主开发等方面代表着国家水平。

四大方面发力 构建起原始创新策源地

“华西坝园区占地320亩,其中工作区110亩,发展空间受限。”王嘉图介绍,2016年10月,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破土动工。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成都市与成都分院签署协议共建国科大成都学院。2017年9月,光电所新园区正式动工。2021年底,占地3700亩、建设用地18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的成都分院新园区蔚然呈现。

“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成渝发展,分院将从国家实验室筹建、大科学装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高地打造四方面发力,一手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手抓地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构建起原始创新策源地。”王嘉图说道。

在建设国家实验室方面,将对标国家实验室,依托光电所建设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成为中国武汉以西唯一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平台;依托光电所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筹建“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王嘉图透露,“目前,正按照‘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科大成都学院’的方式打造天府实验室核心区,为四川争创国家实验室开好局、起好步。”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都分院重点引进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高能物理所等中科院机构在成都布局研发单元或成果转化基地。”王嘉图介绍,目前正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与成都市共同推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拟通过股权投资纽带推动中科院一大批优质项目尽快在成都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此外,在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方面,积极探索科教融合模式,助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建设,采取双聘模式集聚在蓉2000余名高端科技人才,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孵化。”他表示。

创新“乘数”效应 打造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

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新园区投入使用将起到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王嘉图表示,以中科院成都分院为龙头,能够聚集相关研究团队和企业,聚集一批科技创新力量,打造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研究单位涉及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等多个领域,可以辐射周边创新型企业,向入驻相关企业开放研究成果,形成它们的研究支撑。

在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的附近,不仅有清华、北航等高校“朋友圈”,也有独角兽岛及一批明星科技企业,如何产生创新“乘数”效应,一系列谋划已经产生。

“比如,分院与成都超算中心为邻,周边聚集了一批科技型企业,我们正在探讨建超算中心+中科院数据中心,对中科院大科学装置产生的原始数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收集的信息等进行研究。”

同时,计划和周边研究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依托园区内的各个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以及清华、北航等学校的科研团队,聚集万余名科创人才,为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保障。

入驻西部(成都)科学城,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成渝发展,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成都孕育。

揭秘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标本馆

近12万号标本

如何“搬家”?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标本馆也将入驻科学城。近12万号标本如何“搬家”?即将搬入科学城的新馆有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长、研究员李家堂。

从2010年至今,李家堂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度过了十余年的时间,也见证了标本馆发生的系列变化。“从标本量来说,每一年都会增加,10余年来更是补足了薄弱地区的标本,比如墨脱地区。”目前,馆藏标本已达到近12万号,包括总物种数近900种,其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各400余种,占我国已知两栖爬行类物种数量80%以上。

目前,标本馆新馆已经完成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今年6月对外试运行开放。

“首先,要对这些标本进行清点确认,进一步摸清馆藏信息,为新馆搬迁做准备。”李家堂介绍,数量多、种类杂,标本的清点工作必须细致严谨,在包装及转运的过程中更要确保万无一失。

搬运标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比如体量较大的标本,需要先进行拆解再包装。这些完成以后,将其装入大箱子并搬运到新馆,抵达新馆以后再进行拆封和重新上架。

“搬入科学城的新馆面积增加,我们将运用信息化方式,同时增加组织库,使标本收藏更加规范化。”李家堂介绍,同时计划在科普馆增加触摸屏等设备,增强科普的互动性,让科普更生动。“我们还计划建立馆史陈列馆,加强大家对标本馆的认识。”

故事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做泥石流实验的泥

是从现场背回来的

随着中科院成都分院整体搬迁至四川天府新区,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一批老旧仪器将不再投入使用,山地所退休专家陈顺理也和记者讲起了实验室的故事。

“1977年山地所成立的时候我们做泥石流实验都没有大型实验厅,只有在野外观测站进行观察,大部分科学实验都在户外进行。”陈顺理说。绘制地图、描摹等高线、做机械设计……谈起这些年的工作,陈顺理笑称自己是个“打杂的”,在这样一人分饰多角的艰难情况下,科学实验也从未停下。

为深入了解泥石流灾害,加强减灾救灾工作,陈顺理在1988年动身去了云南东川蒋家沟的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等他从东川站回到成都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泥石流模拟实验室就开始建设了,他又做起了“监工”,看着各项设备仪器将实验室填充完备。

场地准备就绪,泥石流的“泥”从哪里来?“这可不是工地上用的混凝土,是从泥石流现场运回来的原土。”陈顺理介绍说,为了让实验更接近真实现场,采集的数据更精准,实验中所用的泥石流大部分都是从泥石流现场运过来的。

一般来说,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受到交通因素限制,运送过程往往大费周章。“有些地方山路不通,不得不雇用当地人把原土背出来。”陈顺理告诉记者。

链接

中科院成都分院

与党报的情缘

从组织“科考队”之旅到“蓉城科普游”再到“院士开讲·蓉城科普‘探索号’”班列活动……几十年来,本报牵手中科院成都分院,共同开启传递科学精神、为城市创新发展筑基之旅。

2002年本报组织“科考队”之旅,让小旗手“零距离”接触生物学专家。

2011年本报策划组织“我与科普基地——成都的科技童年”大型主题活动,“蓉城科普游”首班车同期启程,小科技迷们来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开始了本次活动的科普之旅。

2020年本报策划组织的“院士开讲·蓉城科普‘探索号’”班列活动,第一站为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小科技迷们用科学之眼,打开迈向未来的科学之门,感受未来公园城市的创新生活。

本报记者

宋妍妍李菲菲

摄影 李冬

新闻推荐

成都市消协发起线下无理由退货倡议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吴冰清实习生刘宇凌)线上购物后悔了有“7天无理由退货”,那线下呢?为促进实体店诚信经营,3月15日,成都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