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

成都日报 2022-01-26 02:30 大字

上接01版

其一,城市格局之变。

“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城市发展格局豁然开朗。

其二,生活风尚之变。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规划了涵盖区域、城区、社区的三级绿道体系,总长度近1.7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上,都有超过1公里的绿道。这些绿道把遍布城乡的公园串联成网,绿道本身也成为公园的延伸,使“出家门即进公园”“穿过公园去上班”成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其三,发展方式之变。

成都市依托天府新区,积极探索以创新为主动力的发展方式。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分别瞄准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也是发展方式的变革,正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成都积极开展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在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是强保障。成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规划管理和研究机构,形成“领导小组+专门机构+专业智库”的管理体系,为高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明思路。成都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为目标远景,优化构建了“公园城市规划—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区(市)县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三级体系,为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是夯基础。成都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区化、景观化”的要求,构建城市绿化体系,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把“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真正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是重转化。成都创新“绿道+”“公园+”“森林+”模式,营造以生态为本底、以美好生活为导向、以新经济为动能的多元复合场景,以场景营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创造性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五是促共享。成都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人”的活动出发,营造开放舒适的生活街区、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富含活力的工作场所、丰富多元的人文感知、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深刻启示:以新发展理念塑城兴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成都在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进程中,坚决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尊重五统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折射出发展理念、营城理念之变,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启示一:公园城市建设要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点。

启示二:公园城市建设要处理好新区与旧城、内在和外在两大关系。

启示三:公园城市建设要协调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启示四:公园城市建设要联动人、城、境、业四大要素。

(原载《光明日报》2022年01月25日05版,有删节)

新闻推荐

你的名字上榜了吗

公安部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 沐宸、若汐分登男女孩名榜首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