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遗址在探索中焕发生机

成都日报 2022-01-22 05:19 大字

新年伊始,成都文博人再次带给人们惊喜。昨日,位于新津区的宝墩遗址展馆揭开神秘面纱,“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向公众开放;成都的另一端,经过两个多月的照明升级,永陵地宫在昨日对外开放。从遗址的保护到展示,从研究到体验……成都文博在探索创新中,让大遗址焕发生机。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对大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明确目标——中国特色大遗址保护利用理论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更加重要的作用。

成都,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丰富的大遗址资源,真实记录着成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勾勒出不一样的文化肌理。几十年来,纳入成都市大遗址名录的已有28处39个遗址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古蜀文化遗址群等展示着成都的深厚文化积淀。

成都在不久前公布了《成都市大遗址保护条例(草案)》,明确规定支持在市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展宣传历史文化、展示市大遗址格局和风貌、陈列出土文物等活动;支持条件成熟的市大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鼓励单位和个人围绕市大遗址开发文化创意和旅游产品,丰富文化体验场景,推进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创意设计、旅游、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社会共享和活化利用。

大遗址怎么保护利用?还需要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此前,成都金沙遗址的保护模式就得到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的肯定。此前,成都已经有了一些实践和经验。以金沙遗址为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一座考古遗址公园,修建在成都的黄金地段,把考古、旅游、开发融合起来,共同促进了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王巍认为,金沙遗址的发掘、调查、研究和利用在中国考古百年史中是非常好的典型。

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西南交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弘涛认为,成都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文旅融合创新的契机,是乡村振兴的抓手,是展示和活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永陵博物馆副馆长冯夏表示,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对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文物最大限度地完美呈现。

随着对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不断探索,成都考古文博领域还将呈现更多的惊喜。

本报记者 王嘉

新闻推荐

“少”了与“多”了 “双减”后首个学期有这些收获

1月6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的厨艺课堂上,授课老师在讲授家常菜肴“麻婆豆腐”的来历。新华社记者唐奕摄“双减”后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