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成都, 这样破题
2021年11月9日,成都市万科高线公园,已经打造完成的项目部分。该项目打造空中花园连廊,串联多个组团,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出行便捷度,也丰富了“出行路”的景观体验。摄影 王勤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指出,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双碳”目标助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如何打造一个更优的城市发展空间?
“此次全会着眼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为成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指明了方向。”1月11日,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唐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全会聚焦“城市精明增长”,这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优化、用地效率,最终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突破空间短板
瞄准城园相融方向进行城市空间优化
谈到成都的城市空间格局,唐鹏分析,自古以来,成都始终在岷江冲积平原上发展,城镇主要集中在“两山”之间,空间利用与自然本底不够协调,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惯性尚未完全扭转,局部区域开发强度过高,存在侵山、夹水、夹道等问题,空间结构矛盾凸显,城市空间格局的短板显而易见。
此次全会,构建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成为一大焦点。
“瞄准城园相融方向进行城市空间优化,在‘双碳’背景下,能够推动提升城市降碳增汇能力。”唐鹏建议,从大的格局来看,成都应以龙泉山为城市绿心,持续推动“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保护“两山、两网、两环”的生态格局,保护“六片”的耕地和农业集中保护区,推动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实现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占比达到78%,全面锚固碳汇基础。
提升城市碳汇能力,须对一些特殊区域进行管控。唐鹏建议,推进龙门山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龙泉山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加强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城市碳汇能力。
化解通勤痛点
合理匹配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体系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成都平均通勤距离9公里,仅次于北京的11.1公里;通勤时耗39分钟,位列全国第四。
从通勤时空分布看,通过手机信令等大数据评估分析,工作日昼夜人口时空分布差异大,中心城区早上上班51%的通勤量集中在天府广场、金融城等26个就业集中地,就业区域与居住区域分布不匹配。
“需进一步优化产城融合布局,结合城市有机更新、TOD综合开发等,合理匹配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唐鹏说。
比如,针对住宅缺乏的区域,需增加住宅多元化供给,提高产居比,并强化公服配套,引导市民就地职住;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让市民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享受好服务;针对居住功能偏多的老城区域,需进一步强化产业用地配套,可通过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腾退等方式提升产业层次,适度增加就业岗位,增补产业功能。
居民的通勤出行选择也能反映出城市通勤的痛点。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成都通勤出行仍以机动化为主,且小汽车出行占比较高,轨道交通尚未成为通勤出行主导,轨道交通出行占比28%,低于东京的67%、纽约的40%、上海的36%。
以轨道通勤为例,成都居民出行在轨时间23分钟,与上海、广州、深圳基本相当,但非在轨时间16分钟,远高于上述三个城市。这其中,部分原因是高峰期公交与轨道匹配不足,等候时间过长,93%的人直接选择慢行接驳。
慢行接驳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成都轨道单站平均出入口数量和轨道站出入口接入用地的比例较小,与上海、东京差距较大,导致轨道接驳时耗较高。”唐鹏说。
唐鹏建议,成都还需持续构建“轨道+公交+慢行”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强以轨道为核心的慢行公交无缝衔接,优化轨道全链条出行接驳,提升轨道通勤出行效率,进一步降低非在轨时长,逐渐破解通勤痛点。
盘活低效用地
利用有效空间资源,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唐鹏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成都近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37%降至24%,低于深圳的34.4%、上海的25%。
从服务业看,成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当,但增速趋缓,基本趋于饱和,增长潜力有限。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根本指向就是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唐鹏的看法是,优化城市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落脚于对土地的有效利用,“推进用地效率提升是实施城市精明增长战略的必然要求,如何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保障先进制造业的龙头地位,实现集约高效发展,也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成都市的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一大主要任务是瞄准打造万亿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整体来看,成都经济要追赶先发城市,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制造业,而在绿色低碳背景下,制造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规模扩张来实现,需要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来做文章。”唐鹏建议,增量空间优先用于保障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新经济等产业用地,尤其要支持链主企业发展。
通过电力数据分析发现,成都三年平均用电量为零的低效工业用地总面积仍有57.6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工业用地的16.04%,同时,散布在农村的工业用地还有20%。
可以看出,成都仍存在较大规模的低效工业空间,这成为盘活存量空间的切入点。
“需要进一步加大存量低效工业用地的再开发利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按需建设标准厂房,逐步降低工业用地供给,以有限的空间承载更多的企业,推动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发展,从源头上降低工业碳排放。”唐鹏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新闻推荐
温江五阿婆青花椒鱼火锅店资料图片1月13日上午,备受关注的“青花椒”案二审宣判,曾在一审中败诉的成都“温江五阿婆青...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