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现场探访重大项目推进营建产业生态 新赛道上跑出新春“速度”

成都日报 2022-01-12 02:41 大字

成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火热,图为成都国盾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本报资料图片

开栏语

岁末年初,成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进优结构强功能补短板,推出一项重大举措: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三大领域,围绕招引储备、落地开工、加快建设、竣工投产四大环节,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

强化重大产业项目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对美好生活的保障作用——这一重大举措必将为加快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快速起势成型、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重大项目攻坚·新春特稿”特别报道,编辑记者将带你深入成都的重大项目现场,用脚力丈量充满活力的蓉城大地,用眼力观察“幸福成都”的温度和质感,用脑力捕捉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考量,用笔力记录和见证这座城市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不竭动力。

新年伊始,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用于科研的实验室也将在19日开工;以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发展,包括无人机制造商、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内,2021年成都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8家;1月7日,成都推出了交易所梯度培育计划——“专精特新成长通”,旨在强化产业生态营建,形成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上市支撑。

以厚植城市工业根基、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方向,聚焦建圈强链、做强实体,成都围绕14个先进制造业(工业无人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5个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等)和1个都市现代农业(现代种业)优势细分领域,绘制产业图谱规划、筛选重点企业精准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配套出台专项政策精准配置资源,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分赴多个项目建设现场,记录见证城市发展的活力!

见证现场活力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航空航天产业蓄势待“飞”

1月10日,记者驱车沿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向东,经公园大街,到达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项目现场。放眼望去,工地塔吊林立,两栋建筑拔节而起,让人感受到建设发展的新春“速度”。

“这里是一期工程B区B02地块,已经启动建设。”指着施工现场的沙盘模型,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建设指挥部党群部副部长盛鹏峰介绍,“这里未来将建设一座模拟验证机场,包括航站楼、跑道和滑行道、停机位等,布局4大示范验证基础平台,未来将作为中国民航科学实验基地,承担机场、航空运输和新兴技术测试验证工作,成为推动民航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走出施工现场,马路对面一大块空地呈现在眼前。“B01地块将建设多个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实验室,这个月19日将开工建设。”盛鹏峰告诉记者。

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国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两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未来科技城正全面深入开展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建设。“我们还将在产业上积极与成都市现有优势产业联动,重点加快推进‘航空+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牵引消费电子优质企业实现\‘跨界’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力强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成都航空航天产业总规模已突破800亿元,基本形成了航空制造产业链、航天制造产业链。下一步,将立足服务引领全省航空与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高地建设,挖掘中航工业成飞、中国航发等龙头企业的创新和产业资源禀赋,围绕“小核心、大协作”,锚定重点细分领域,切实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不仅仅在航空航天产业。

在电子信息领域,成都将服务融入国家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工程,构建“一廊一带一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突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协同配合招引模式,促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突破性发展。

在医药健康领域,将实施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工程,以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未来医学城、天府中药城为主要承载体,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探寻背后动力

创新金融服务

助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一年新增8家

1月10日下午,在接受采访谈及如何布局工业无人机赛道时,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任斌有感而发:“公司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成都的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从入驻园区、享受政策补贴到场地扩张、人才吸引、品牌推广,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很大支持,既有政策又有温度。”

持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完善“科创投、科创贷、科创贴、科创保、科创券”五创服务链条,持续上新“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截至去年11月底,“科创投”累计投资金额22.97亿元,“科创贷”累计放款总额超147亿元,实现科创板上市“蓉城军团”全覆盖。2021年,成都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西部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预计达780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全年实现11400亿元,同比增长13.9%。

加快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成都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成渝)节点、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同位素及药物工程研究中心,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基本建成,落地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2021年,成都新增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12家;国家级重大平台增至215个。

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目前,已累计建成科技双创载体251家、国家级孵化器19家,形成覆盖全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功能区”孵化培育链条。

在金融服务、总部经济服务等方面,当前,成都正加快引进功能性金融机构的聚集,提升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等西部基地的功能,增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核心功能和产业能级,加快建设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等。

强化专精特新

推出全生命周期培育上市“成长通”

“专精特新”专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针对成都市数十万家企业,1月7日,交易所梯度培育计划——“专精特新成长通”正式推出。这一计划将对接沪深北一板、三板、四板上市通道,以股+债投贷联动方式,形成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上市支撑。

记者了解到,“专精特新成长通”金融服务菜单分为两块:一是为企业提供核心产业金融服务,包括提供科创投资、科创信贷、商业保理、上市并购基金等多种服务内容,构建起“投、贷、服”一体化服务模式,对企业进行分阶段靶向培育;二是为企业聚合金融资源,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成立了“服务专班”,这一举措将给予企业上市辅导以及相关资源对接的服务。

“可以让企业上市少走弯路。”对于成都推出的上市服务“大礼包”,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表示,公司目前正在为明年上市计划做准备。他告诉记者说,公司是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希望能够借力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早日实现上市。

以领军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市场机遇等营建项目产业生态,强化专精特新项目和企业的招引促建、本土培育,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固链,构筑成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本报记者 钟文 吴怡霏 宋妍妍 刘泰山

新闻推荐

成都一99岁老人成功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

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一名99岁的高龄患者成功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99岁的赵爷爷频繁发生黑蒙晕厥,被送到市五医院就诊...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