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地合作 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市武侯区“两链融合”打造大健康产业全链条体系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赵志河副院长介绍该院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12月29日,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举行。本届论坛,以“线下高峰论坛+线上云会场”、“多屏直播+云路演”的形式进行,分别在天府中药城、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设立省内分会场,在海南、南京、上海、贵阳等地设立省外分会场,集中展示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新设备、新应用,发布四川大学“一校四院”科研成果情况,12个重点医学转化项目开展路演。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知名专家、行业龙头企业、头部金融投资机构、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成员单位等共同见证。
■本报记者 彭江
自2018年以来,“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集中发布数十个重要科技项目,推动一批高精尖项目达成合作,释放出大量大健康产业机遇。也见证了武侯区与四川大学等高校校地协同创新从“夯基垒台”迈入“整体成势”的新历程。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立足成都都市圈,大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引擎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高质量打造大健康产业全链条体系。
校地企资联手构建协同创新格局
近年来,武侯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做强微笑曲线两端,重点发展“研发+总部”产业业态,以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将区域创新优势转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构建“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地方”的协同创新格局。
科学谋划产业图谱。武侯区依托“一校四院”等区域资源禀赋,聚焦健康医美主导产业,深耕高端医疗医美、创新健康服务、大健康金融等三个细分领域,构建“一核一轴四中心多节点”产业空间布局,编制《华西医美健康城产业发展规划》《华西医美健康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健康集聚高地、中国医美之都核心承载区。
营造创新孵化高地。2018年,武侯区与四川大学四所附属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标美国波士顿长木医学城、日本神户医疗产业都市,聚焦前沿医疗、临床试验、精准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以华西医院周边楼宇为载体,打造“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4年来,多个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初步搭建了大健康产业从孵化、转化到加速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全面优化要素保障。武侯区组建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智库,聘任2位院士及8位科学家为智库专家为医谷建设献智献力;联合设立10亿元医美产业发展基金;举办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C9中国医美产业创投论坛等高端产业会展及营销活动24场;设立全省首个医疗法庭,试点建设2个医疗医美纠纷调处站,健全医疗损害多元化化解机制,营造和谐就医环境。
创新平台机制促进两链融合转化
如何有效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难题,把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武侯区聚焦科技创新策源、转化应用,瞄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求,以强化公共平台的链接支撑能力为突破,探索完善“校地企联动”“平台+服务+生态”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产业主题鲜明、创新资源集聚、开放属性显著、公共平台健全、服务配套完善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与经济深度融通,有力增强区域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能力。
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武侯区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等,打造21.5万平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形成产业生态示范区,落地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仪等45个前沿科技转化项目。打造华西医美健康城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华西医美大健康产业链数据中心、产业数字地图和产业大脑,构建大健康产业数据资产,智能分析产业瓶颈,实时监测产业要素、精准治理产业服务,打造“大数据+健康医疗”示范区。依凭川大科技园、创享汇等6个创新创业载体,引育创新服务机构43家。
搭建转化服务平台。2020年,全省首个大健康领域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环华西科创平台”启动上线,探索“市场链+行政链+科研链”联动,引进市场专业化服务机构,构建产业资源系统、专业服务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成果供需对接、知识产权布局、产业化等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集中发布52项前沿科技成果,促成生基赛尔、孔确基因等10个项目落地转化。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探索“政府+管委会+区级国有平台公司+领军企业”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联合龙头企业共建大健康产业转化器,提升精准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度。武侯区面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快速扩张通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三个加速”,逐步实现以领军企业为核心,依托主导产业构建良性产业生态链,吸引上、中、下游产业集聚,降低企业初期投入成本,加快产业转化速度,提高大健康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找准难点堵点加快建圈强链步伐
2020年,武侯区大健康产业专业楼宇——华西健康谷正式投运,目前已入驻企业58家,预计2021年总产值约12.79亿元。楼宇周边还自发聚集100余家大健康企业,初步形成成都市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药械流通、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疗美容四大产业集群。
面对新形势,武侯区找准产业链“难点”、创新链“堵点”,构建大健康产业链和创新链良性互动、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与成都医药产业生态圈相关功能区实行错位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
精准确定强链环节。武侯区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打造武侯国际医药临床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挖掘以华西医院为代表的12家三甲医院的临床资源,以临床试验为切入点,以产业政策为引导,吸引临床CRO、SMO机构落户武侯,通过临床科技创新中心与成都市内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武侯区2021年大健康产业增加值预计达132.8亿元,力争到2025年,以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90亿元。
依托龙头补齐链条。武侯区着眼产业链垂直整合,瞄准短板和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四川沃森创新疫苗产业园、复星数智科创中心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发展,引入北京妙医佳、美小猫供应链等项目实现全链互动,培塑竞争优势;聚焦生产制造端薄弱的问题,布局高端医美新材料研发制造新赛道,大力发展口腔颌面新材料、注射填充新材料、光电设备类新器械研发制造等细分赛道,瞄准生物制药、数字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新领域,培育聚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全球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的创新品种,全面提升区域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产城融合优化空间。武侯区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一体化推动“四区同构”。编制了华西坝历史风貌区策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方案,启动起步区建设,营造“大健康产业发展+城市烟火”的融合场景。全力推进华西坝等重点片区有机更新,加快编制华西坝片区等5个街区城市设计及项目方案,策划包装“人南活力开放轴”沿线25个重点项目,片区未来将释放产业承载空间超200万平方米。积极吸引产业发展合伙人参与更新项目建设,与华润置业、正大集团等5个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深度参与华西坝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同步积极推进华普医院等载体收储,盘活城市老旧产业空间;通过引导疏解非医药健康业态等方式,打造大健康专业楼宇2栋、大健康金融专业楼宇5栋,产业链集聚化、示范性效应不断增强。
新闻推荐
2022年成都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集中筹资期将延长
12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医保局获悉,2022年成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集中筹资期将延长。具体...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