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启 怀李杜 见世界

成都商报 2021-12-19 09:53 大字

自古以来,成都的诗意浓厚,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杜甫、李白等都在这里留下过经典名作。

时至今日,成都已然成为了诗歌之城。多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诗刊、诗歌奖项在这里生根发芽。

又一辐射全球的诗歌盛会在成都开启。12月17日至21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举行。

本届主题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国内外诗人齐聚成都,共谱锦绣篇章。

毛子

李杜诗歌全球共振,这是诗人的能量

诗人,曾获扬子江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十月文学奖、赤子诗歌奖等奖项。

成都商报: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你如何理解这一主题?你认为它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

毛子:当人类从爬行到直立所发出的那一声仰天长嗥开始,诗歌就诞生了。而唐代不仅是汉语诗歌的高峰,也是世界诗歌的高峰;李杜更是高峰上的贯天日月。不管是浪漫主义的李白还是现实主义的杜甫,他们最终是在对生命的关照和关怀中殊途同归。正是这种能量,让李白和杜甫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天文物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在宇宙物理理论中,一个巨大质量的天体,可以产生时空弯曲。而李杜就是诗歌天空中巨大的天体,他们诗歌所形成的引力场和冲击波,既指向过去,也穿越未来,更激活当下,成为经久不衰的诗歌现场。这次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就是让成都这座和李杜反生关系的千年诗城,在世界的坐标上,获得她的广义维度和磁场,并引发世界性的连锁反应。

成都商报:请谈一谈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在国际诗歌上的地位。

毛子:我对世界诗坛知之甚少,但我了解到在不同的语种中,李白和杜甫都能产生巨大的共振和共鸣。这是伟大诗人所具有的能量。这是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能量。

成都商报:在后疫情时代下,诗人应该如何契合“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这一主题,深入搭建中外诗人在成都的国际交流?

毛子:世界抗击疫情依然还在进行时中。在后疫情时代下,我耳边常常回响吉狄马加先生的几句诗:“我想回去,但已回不去,因为回不去,我要回去。”我想,正是这种“我要回去”的力量让人类结成命运共同体,结成生命的纽带,共同应战史无前例的困境和挑战。

而在这场休戚与共的保卫战中,作为写作者,我们都应当从李白杜甫对生命的关照和关怀中获取一种精神和力量。以诗歌的方式,通过一座城市吹响一种人类患难与共、团结共进的集结号。

成都商报:成都,正在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我们应该如何由此深入打造“成都-诗歌之城”的文化名片?在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中,有一个环节是前往金沙遗址博物馆,了解成都这座城市的起源--古蜀文明。你对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有怎样的了解,你认为古蜀文明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怎样的城市美学诗意表达?

毛子:作为千年的诗城,成都在古老文脉的基础上,在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成都有《草堂》和《星星》两本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诗歌刊物,更有一大批改写中国诗歌史的优秀诗人。而举办四届的《草堂》诗歌奖,用她的品质和水准,成为诗歌届的文化盛会和文化名片。

我相信这样持久的努力和共建,成都已成为一座诗歌里的城。而对于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这是这座城市的乡愁和乡恋。我对三星堆的感觉,是它未知的东西大于已知的东西。而正是这种伟大文明的谜语,让成都获得梦幻无穷的美学魅力。

李永才

在时间与空间视域下的李杜形象

诗人,《四川诗歌》执行主编,曾领衔主编《中国诗歌版图》《四川诗歌地理》等选集。

在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上讨论李白和杜甫的形象,我深感力不从心。只想就自己涉猎的一些关于李杜的看法和说法,做一些罗列,就教于诗家。在今天这个事件此起彼伏的时代,文明戏剧性变化于瞬时,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文明中各不相同,为此,评价一个诗人的形象与影响,必然要建立在更大的范围和更久远的时间维度上。讨论和评价李杜也是这样。我们常常将李白和杜甫并列起来,称为“李杜”。

李杜对诗坛及文人的影响都很大,不过可能各有侧重。在语言艺术上,李白可能更胜一筹,在思想内容上,杜甫可能更胜一筹。说到李白,人们会想到他的浪漫和豪迈,而提起杜甫,人们会想到他的苦难书写,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

李白在诗歌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他将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风格推向高峰,成为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表现他的叛逆思想和豪放性格,为表现盛唐激昂的时代精神,他以火热的感情,神奇的想象,极大地拓展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李白对后世巨大影响更多的是他人格魅力和诗歌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更偏重现实主义,创造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尊为“诗史”。杜甫是一位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他的格律、练字等对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江西诗派等等有深远影响。杜甫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世界著名诗人。他所创作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日本、韩国等一大批文学家、汉学家,在海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杜甫对世界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世界视域来看,18世纪末,法国的钱德明(J.J.M.Amiot)最早将李白介绍到西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李白不仅是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世界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及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以及他的诗歌作品一起建构了李白的文化形象。李白喜爱描写人世的短暂、时光的易逝,这刚好迎合了西方世纪末的颓废心理,他们把他看作是一个真正的超脱世事的诗人,把他与拜伦、托夸脱·塔索等西方诗人相提并论。

杜甫最早被英语读者认知,可能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翟理斯的《中国诗英译》和亚瑟·威利的《中国诗歌170首》都收录了杜甫的诗歌。罗伯特·勃莱在《想起杜甫的诗》一诗中向杜甫致敬,是因为在美国诗人在寻求“新的诗歌可能性”时,杜甫给他们提供一种启发和范例。加里·斯奈德喜欢杜甫的《春望》,不是因为里边的爱国情怀,而是因为“国破山河在”表达了他自己的生态思想。

2021年4月,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导演并主持的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BBC播出,受到英国媒体和观众广泛欢迎。纪录片把杜甫与但丁、莎士比亚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世界级诗人。

我们今天讨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绝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我们的目标要比这更加宏大,眼界也更加高远。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古代与历史,而是现在和当下。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正如克尔·伍德说,“我是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坚信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偏见与误解。”中国的现代性有它独特的历史根源和文化缘由,从世界范围来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传统的深厚就更为凸显。

李杜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代表,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意义,代表了古典中国的现代传承。当代中国在飞速地变化,历史也在飞速地离去,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而这个精神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杜,他们是中国人“真正情感和道德情操”的化身。当今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李杜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在世界文学领域开了先河。李杜精神的弘扬必将进一步影响和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俄罗斯女诗人

唐曦兰

中文很适合写诗,具有音乐美

俄罗斯诗人、翻译家唐曦兰(PodarevaAnastasia)是2020年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国际诗歌传播大使。出版个人作品集《唐曦兰的诗》《夜梦》及《幽兰凝香》。

成都商报:“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你认为它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

唐曦兰:李白与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很重要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诗人与作家。虽然,李白与杜甫是好朋友,但是从他们人生观与世界观角度来见,都有不同的看法。正如此,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格。

李杜诗歌中传递的最主要信息是,在创作当中追求本心,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让世界文学艺术有多元化的特征。

成都商报: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诗人在国际诗歌上的地位如何?

唐曦兰:作为一位外国人,李白与杜甫在世界东方文学上有重要的地位,所有接触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人,就会从李白的《静夜思》开始学习之征途。早在20世纪俄罗斯一批优秀汉学家曾经把一些李白的诗歌翻译成俄文,但由于中国文学里的“意境”概念,外国人读李白的(以及其他中国古代诗人)作品,会有一些难度。

成都商报: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连续举行五届了,你怎么看这个活动?

唐曦兰:此活动国内国外都会关注,在2019年,我第一次参加了成都国际诗歌周,当年有很多世界各国诗人到成都分享自己的诗人之路,但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外国诗人没有机会到现场参加活动。

因此,我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诗歌的力量。从2020年开始,我也在做自媒体,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与B站会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解诗歌相关的知识与想法,拥有了几十万粉丝。

成都商报:你是第几次来成都呢?你觉得这座城市的诗歌氛围是怎样的?

唐曦兰:我不是第一次来成都,曾经参加过2019年的成都国际诗歌周,还和我的公司参加过糖酒会,推销俄罗斯的正宗伏特加。所以,目前我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业余艺术家,还是我公司的代言人。我希望,将来,从文化、艺术以及外贸几个方向,建立起更多中俄交流,让两个国家友谊地久天长。

成都商报:你接触中国诗歌的过程是怎样的?你觉得中国诗歌的“美”来自于哪里。

唐曦兰:我几乎每天都会接触中国诗歌,因为,我自己用中文写诗(平时用俄、英及中三种语言创作)。因我在中国读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我觉得中文很适合写诗,中国语言本身很有“音乐”性,所以,大家不仅会读诗,还会唱诗,这也就是中国诗歌的特征。

成都商报:在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中,有一个环节是前往金沙遗址博物馆,您古蜀文明有怎样的了解?

唐曦兰:关于这个话题,我了解的甚少,所以,在此活动期间,希望多学习相关知识。

安娜

李白的诗,点亮我的童年幻想

俄罗斯诗人安娜(Anna Ganin)2012年开始在中国写诗,于2018年获得俄罗斯的普希金奖章。她的第一部诗集于2019年出版,并将两部献给中国的诗作翻译成中文。

我第一次了解中国大概是在我拿起第一本书的时候。当然,一开始它们是儿童读物。

诗集是一种荣誉,是最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的东西。我仍然清楚地记得许多世界诗歌的小卷,以及作者的个人书籍--被翻译成俄语的李白和杜甫的优秀作品。有多少幻想与他们有关!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东方世界,有多少发现!中国诗歌在俄罗斯一直被认真研究和精心翻译,这对俄罗斯读者来说是多么大的福气啊!

而时隔这么多年,在移居中国后,曾经读过的诗,都被特别的温暖和愉悦的记忆包裹。当然,要非常深入地了解中国,要理解古代对当前历史的影响是不容易的。但是,一个巨大的古代文化层,特别是伟大的文学,总是留在基因组中,在血液中,在子孙后代的心中。

我想一想李白(俄罗斯称呼他为李博),为什么他会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如此迅速地出现?一个俄罗斯女孩的童年幻想和一位伟大的中国诗人的诗歌有什么联系?

公元八世纪,关于那段时间和我最喜欢的童年英雄,我知道些什么?庄子的哲学--李白自认为是他的追随者,他在童年时就研究过庄子。他热爱浪漫主义哲学的所有内在自由,在他自己的诗歌中,他经常提到那个时代的意象和神话。当他在二十四岁时离开故乡蜀地,开始他的一生旅程时,他来到中国中部--为了同样的故事和童话。他为什么要旅行?他在找什么?为什么他很少停下旅程回家?为什么他如此热衷于楚国的古迹?

李白的诗是他的日记,反映了他自由的灵魂和智慧的经历,对古代和现代的深刻认识,对人的意识和精神本质的洞察。这不就是文明之间的主要联系吗?

诗人是永恒的孩子,他们总是相信天堂和最高的智慧。他们创造自己的童话故事,自己也相信它们,并将它们传承给我们几个世纪。像他这样的人,创造并延续文明,才让我们可以如此轻松地触摸它们。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曾琦

新闻推荐

以诗抒怀 礼赞时代

□本报评论员以诗歌为媒,凝聚共识,礼赞时代;以诗歌为径,携手前行,洞见未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开幕。因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