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韵川腔川戏 川渝名角唱华章 晓艇刘芸沈铁梅陈智林等十位梅花奖得主唱响成都

华西都市报 2021-12-09 03:08 大字

晓艇刘芸沈铁梅陈智林等十位梅花奖得主唱响成都 多种跨界融合让“蜀戏冠天下”川剧晚会展现出别样的“潮”范儿。

12月8日晚,首届“蜀戏观天下”川剧晚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拉开序幕。晓艇、刘芸、沈铁梅、陈智林、陈巧茹、崔光丽、王玉梅、王超、虞佳、吴熙等来自成渝地区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联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戏曲之美。

川渝名家汇聚

传播川剧艺术

为吸引更多青年人了解川剧、热爱川剧,此次晚会以“殿堂感、年轻化、创新性、时代性”为特点,围绕“序篇”“蜀·戏”“冠·绝”“天下”四大篇章,在充分展现川剧声腔行当精髓、唱念做打绝技绝活,川剧传统之美的同时,大胆融合跨界,积极将优秀传统艺术与时尚潮流文化碰撞融合。届时,戏曲与现代舞、戏曲与意大利歌剧、戏曲与流行音乐,跨界融合展现川剧别样“潮”范儿。

晚会开始之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当晚他将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乐队一起,为观众带来川剧《卧虎令》的表演。“《卧虎令》是川剧优秀传统剧目代表作,这是老百姓特别喜欢的一个故事。”

“卧虎令”又名“强项令”,是汉代著名清官董宣的美称。这段故事出自《后汉书》中的《董宣传》,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才杀了人,受到主人庇护,而官位不高的董宣却不畏权贵将罪奴格杀,激怒公主,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要他向湖阳公主叩头赔礼,董宣坚决不从,因而被百姓誉为“卧虎令”。

当年,陈智林就是因为《卧虎令》而迷上了川剧,从此报名学戏。到如今,川剧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晚上,在这么大的一个舞台上,我希望通过自己表演的《卧虎令》,让更多年轻观众喜欢上川剧,认知川剧。”

当晚的演出,汇聚了川渝两地的川剧名角。陈智林直言:“从川戏的角度来说,川渝不分家。尽管成都和重庆是行政区域分家,但川渝人的情感是分不了家的,文化也分不了家的。巴和蜀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对我而言,川渝两地就像家庭大了一样,分家不分心,分家不断情。尤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推进,两地实际上是合情合意,是在双方有了各自文化延伸之后,再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化符号的互相丰富。对推动两地文旅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科技为传统加持

川剧引领戏剧新风尚

为给现场和收看晚会网络直播的观众带来突破感观的惊喜体验,晚会还创新使用了全息投影、裸眼3D、4K等前沿新技术,拓展舞台视觉空间。晚会节目《变脸》,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穿越三千年古蜀文明,以艺术手法探索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的金面具与川剧变脸绝活之间的文化脉络。巨大的全息金面具与川剧脸谱震撼出屏,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具有立体感、穿越感、沉浸式的视听震撼。大运会志愿者、21岁的大学生观众李栋告诉记者,他实在没想到原来川剧也可以这么燃、这么炸。

同时,晚会还展现了近年来成都市“戏曲进校园”的累累硕果,凸显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通过《杜鹃山》《尘埃落定》《川流不息》《英姿》等新编剧目、原创戏歌等作品,紧扣时代主题,紧贴火热生活,以川剧艺术独特魅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其中,晓艇、刘芸、虞佳、孔刚为观众带来的原创戏歌《川流不息》,由青年编剧潘乃奇作词,周玉、徐冬作曲,内容涵盖川剧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民情等,让传统文化再唱新声。

此次作品的呈现,是潘乃奇反复修改5次的最终版本。“我希望这首歌是传统与当下的对话,能够体现川人精神、川剧表达。就是既有对川剧艺术的认识、描述,又有对川剧经典的化用,如对《别洞观景》中唱词的化用,同样是观锦绣人间,我在歌词中呈现的人间,实际上是成都的景象。”

于是,我们可以从歌曲中听到青城山、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武侯祠、浣花溪等景色,也有川茶、川剧,川渝精神等。潘乃奇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首雅俗共赏的歌曲,让更多年轻人走近川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荣幸《川流不息》这首歌能得到晓艇、刘芸、虞佳、孔刚等老师的精彩演绎,期待可以让年轻观众由歌而戏,更关心、喜爱川剧文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荀超

新闻推荐

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多举措讲好“爱国爱教成都故事”

本报讯(记者孙晓容)近年来,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深入挖掘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的内容,组织全市宗教界开展讲好“爱国爱教...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