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执 □张文海

华西都市报 2021-12-08 01:55 大字

□张文海 过去成都平原农村,一直把乡村剃头匠称为待执。

我儿时最怕剃头,因为那时农村的男子无论大人小孩,都是剃最简单的光头。待执出门,肩挎一个油污的帆布包,内装几样简单的剃头工具,行走于村中各户给人剃头。待执一来,是我最恐惧的日子,剃头前,先要用热水洗头,让头发变软,剃起来才不痛。而洗头的热水,多是每家吊在灶烘前的壶水,温度一般不高,头发软化效果差,即使是专门用锅烧的烫水,娃娃头皮嫩又怕烫,常是用湿热帕子抹两下了事,头发也没法软化。因此我每次剃头常痛得呲牙咧嘴,有时头皮还割出血口子。梁实秋曾写过一篇《理发》的文章,说他也怕理发,一见理发店的椅子,就心里发怵。

对待执一称,我总感觉词不达意。后来读李劼人的小说《大波》,才知待执的正确称呼为待诏。清朝规定,男人必剃头留辫子,不少人因不愿剃头发留辫子遭杀头之祸。剃头匠就带着圣旨给人剃头留辫子。这样便把剃头匠称为待诏。

但待诏二字太书卷气,叫着叫着,可能后来就演变成待执了。而执字,发音与诏字相近,又更贴合这个职业的最初内涵,大家也就约定俗成,都这么叫了。

过去待执一业,属三百六十行中的下九流行当,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待执一称就几乎听不见了,现在农村,都把剃头匠称为理发师,显示对手艺人的尊敬。

新闻推荐

谭乔:再拍“谭谈交通”,我叹为观止

谭乔:再拍“谭谈交通”,我叹为观止12月2日,谭乔再谈交通安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伍力摄扫码再看“谭谈交通”。“大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