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坚守人民情怀 开始新的出发

成都商报 2021-11-09 02:33 大字

或许是前一天多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继续增加的缘故,2021年的记者节,多了一丝冷峻的气味。

本轮疫情阴云还未散去,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这个记者节注定更忙碌,更有随时在线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这是特别忙碌的一个记者节。

这一天的仪式依然是浓重的,温情依然是加倍的,但新闻工作者没有谁会把这一天当成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日子。

这一天,记者们会在路上奔波,编辑们会值守夜班。这本来就是记者节的常态。

疫情背景下,线索会更多,任务会更多,“阵地”也会更多。“11月8日”依然是由无数个“采访日”“出报日”凝聚而成的“非常日”。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正在记录的真实,是钱也买不到的“安全感”

“我看到小姨的视频里头有好多好多菜,妈妈说,吃的管够!”7日晚,5岁的小侄女悠悠在电话里兴奋地对我说。那天下午,她刚刚在楼下的红旗超市买了袋最喜欢的彩虹糖。

悠悠看到的视频,其实是我与同事策划发布的一组报道。上一周,成都接连报告了新增病例,中风险区域陆续被封控。有人在网上说囤米囤菜,甚至扬言“再不买就买不到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作为记者,一线报道是回击谣言的最佳武器。11月5日,我和同事决定前往成都的超市、菜市场、批发市场等新闻现场进行探访。

我们临时“突击”了红旗连锁东较场二分场,没有亮明记者身份,在旁边观察了店长石启菊和同事整理货架的真实情景。有顾客刚刚拿走一件货品,新的商品就立即被补齐,石启菊后来告诉我们,自己这几天注意到,很多顾客从进门起就默不作声地观察货架情况,然后扛走大包装的米面油。

从那天起,石启菊决定加快货架的补充频率,并加大仓库货品的储存,让更多人因为满满的货架而安下心来。后面几天,囤货的人眼见地变少了,“那些每天来的人都能发现,商品一直都在,也一直都够”。

第二天一早,稿件发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斩获了我当月的最高阅读,甚至相关部门也主动发来微信说,感谢你们的报道。

这个时代,记者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在追求什么?是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笔头和镜头记录时代发展的脉络。尤其是,疫情之下,更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自媒体时代,有人说记者是没有门槛的行业。从选题策划、点位采访、撰写成稿,最核心的逻辑和工作其实只是记录真实。我们去寻找真实,让更多人看到真实,过程并不复杂,但这就是职业本身的价值。

就像去年,我们爬上30级台阶的成都粮仓,让成都人在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找到了“安全感”。稿件发出后有一条留言令我印象深刻,说记者正在记录的真实,是一种用钱也买不到的“安全感”。

采访也能挖掘出更多普通人的故事。往往此时,那些受访者自带光芒,值得被记录。

在益民菜市曹家巷店,70多岁的婆婆每天都和邻居组团来买菜,也和店员混成了熟人。老年人都是热心肠,采访间隙,婆婆悄悄把我拉到了旁边,说生鲜店的生意不好做,每天早起晚归,“要多报道他们,也让他们证明自己的价值”。

聊得深入了,石启菊还掏心窝子地对记者说,自己和丈夫都是超市员工,两人虽然只是普通人,但所做的事情却不普通,希望在老家的孩子能为自己感到骄傲。临走前我告诉她,你们并不普通,孩子一定会为你们骄傲的。

无论多少年,我们依然需要“拨开真相”的记者。我一直相信,用真实的记录,把深厚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感和责任感。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被温暖的10天,和那个素昧平生的新乡姑娘

7月20日,暴雨在郑州倾盆而泻。

7月21日,我到达郑州东站,准备前往20公里外郑大一附院,这家亚洲最大的医院被洪水围困,数万名医患人员正在转移。

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经瘫痪,打车软件打不到车,寥寥几辆共享单车也都有了临时主人。

我和几位同行在马路上向过往的车辆招手。一位开着轿车的年轻人听说我们是记者,愿意免费载我们一段。我们乘他的车走了几公里,由于交通状况差,不得不下车。

我们在路边等待时,一辆豪华商务车停下。后座上的中年男子听说我们是记者,来报道灾情,让司机送我们去医院。一路上,由于许多道路无法通行,司机一直绕路。这位中年男人不断为我们介绍郑州的各种情况。他甚至因为与我们不顺路而提前下车。他下车以后,司机才告诉我们,这位男子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董事长。

7月21日晚上,强降雨从郑州转移到新乡。我和两位同事立刻前往新乡。

新乡最严重的灾区在卫辉和辉县。我们租的汽车只能开到卫辉城郊,再往城里去积水就要超过车辆的涉水深度。

下车后,我们先是搭上了许昌消防队的卡车,然后又搭上了卫辉一家面粉厂的卡车。得知解放军和民间救援队正在马厂村用冲锋舟转移周边三个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我们准备前往马厂村。这段路程中,我们又搭了铲车、村民私家车和往河堤上拉石料的大卡车,辗转前往。令我格外感动的是,这里的人们听说我们是记者,都愿意提供慷慨的帮助。

到达马厂村后,我们与解放军某集团军取得了联系。那天的采访,集团军的宣传干事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在马厂村的大堤上,我们还偶遇了河南省省长王凯。

从堤坝返回市区,这一次,我们搭上的是当地一家快递公司支援灾区的货车。

回到新乡市区的酒店已经是晚上10点。电梯里一个年轻女孩听到我和同事聊天,问我们:“你们是记者吗?你们有车吗?需要的话,我可以把车借给你。”一时间,我和同事感动不已,忙说:“谢谢你,不需要了。”这个时候我再抬头看她,才发现,她很好看。后来,这个素昧平生的新乡姑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我和同事们在河南抗洪一线待了10天时间。这一路,有许多当地人为我们提供帮助。

当地的老乡总说:“感谢记者对灾情的关注。”其实,我们也被他们温暖着。在第22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我想要致敬他们。

红星新闻记者 潘俊文

郑州暴雨:那些在新闻现场的逆行者

这是第22个记者节。

这是我度过的第5个属于记者的节日。

入行5年,我跑过很多新闻现场——地震、洪水、疫情,还有大大小小的凶案,这种热情似乎从未减退。

今年7月河南多地发生暴雨,20日晚9点多,领导派我去现场,我次日凌晨4点到机场,遇到飞机取消,高铁停运,只能乘坐最早一趟航班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开车进入郑州。

西安到郑州的车上,我开始联系采访对象,10多个电话翻来覆去打,寻找可能深入采访的人。车开了7个小时,在7月21日晚上8点多,进入郑州城区。

下雨、停电、断网。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导航停转,失去坐标,车战战兢兢地往里开,随处可见积水、淤泥和横七竖八的汽车,高架桥不再是快速通道,成了停车场和安全地,很多市民携全家来此过夜。

但是,来不及感叹和喘息,也没时间想住哪里,吃什么,同行的视频记者开始直播,而我必须得想办法赶到医院,与采访对象见面。

晚上11点到医院,采访结束是22日凌晨1点多,步行回酒店是凌晨2点,吃一桶泡面,睡3个小时,早晨5点起床写稿,中午12点多提交了第一篇报道——《郑州地铁5号线失联者与遇难者》。

重大突发新闻事件随时都会出现新动态,我们的要求是不仅要追每天的热点新闻,还要推出深度调查报道,所以在现场根本没有停歇的机会。白天,我通常要辗转多个新闻现场采访,晚上熬夜听录音,写稿,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多时候,我一天同时采访5个不同方向的新闻。

记者和媒体想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被记住,深度调查是一种可能。灾难报道中质疑和追问的深度调查,不仅是一个新闻单位的态度,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郑州暴雨,洪水冲垮地铁5号线停车场挡水墙进入隧道,造成14人死亡。洪水为什么会冲垮挡水墙?洪水如何从地铁停车场到事故地点?地铁停车场的选址和建筑是否存在问题?

7月23日和24日,带着这些疑问,我绕过安保人员,翻越工地围墙,全方位对地铁停车场进行探访和调查。很快,结合对地铁轨道相关专家的采访,我完成了《郑州地铁5号线“进水口”调查》,独家披露通报之外的两个进水点,也提出了地铁停车场区域位置低洼,容易积水的现实情况。

10月初,郑州7·20调查组专家找到我,称我们的调查报道对他们的调查和判断帮助很大,他们调查组去地铁停车场较晚,现场已经不在了,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依托我们记者当时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这几年,关于“新闻已死”“调查记者消失”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每次到新闻现场,我都能看到和我一样充满热情和理想,不顾一切突破采访,拼命写稿的同行。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作为一位职业记者,我们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的记者差。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为社会的公平美好“日拱一卒”

也许,我与记者节的缘分,在冥冥中早已注定。出生在子夜的本人,与记者节的时间距离,只隔了几十分钟,尽管那时还没有记者节。记得某年过生日,有亲近的友人说笑,“你是为新闻而生的”。

玩笑终归是玩笑,或许不能说为新闻而生,却与新闻结缘半生。一起经历媒体的辉煌,也见证媒体的困境。一起走过媒体的青春飞扬,也亲历媒体的改革转型。新闻不易,新闻不死。时代的桅杆上,不能没有瞭望人。社会生活中,不能少了观察者。

近年,转身新闻评论队伍,为社会的公平美好“日拱一卒”。社会运行纷繁复杂,丑陋与美好同在。鞭挞丑陋,亲近美好,是须臾不忘的价值追求。这一年,无论是聚焦世界最大关公像背后的政绩驱动、云南“乔家大院”黑恶势力的覆灭教训,还是关注残疾办证“必须植物人本人来”的荒唐做派,剖析一个路口摄像头罚款上亿的收费疑云,既为工作改进,也为社会进步鼓与呼。

作为新闻评论人,为凝聚改革共识“日拱一卒”。新的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深入人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发展的主旋律。《86次“人民”背后的精神灯塔与信仰大厦》以小见大,逐表及里,剖析精神内涵,补强精神之钙。以政论观察社会,凝聚社会共识。《“两随机一公开”查明星税收,重监管还要重服务》,对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建言献策。在时代的大进程中,用评论汇聚民心民意,为改革凝聚社会共识,抵达共同追求的美好。这样的时代,这般的责任,每一位评论者“与有荣焉”。

作为新闻评论人,为城市的发展前进“日拱一卒”。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成都迎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但也面临发展中的挑战。《共创美好生活 打开人民城市的幸福模样》《轨道上的都市圈,跑起来》……评论畅想机遇,也剖析问题,为我们共同热爱的城市凝聚发展正能量。

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是纪念的节日,更是新的出发——在路上,这是新闻人永远向前的姿态。

成都发布编辑 黄璟煜

越有重要事情发生,我和小伙伴就越忙碌

时间过得真快,我工作以来的第9个记者节悄然而至,虽说是节,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概念并没有那么清晰,因为这一天大家依然会在忙碌中度过。从进入“成都发布”这个大家庭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工作的责任。越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我和我的小伙伴就越加忙碌。很多人的上网是休闲娱乐,而我们的上网是字斟句酌编辑稿件,忙中却又带着快乐。

在记者节回望今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产业、交通、教育、科技、服务等8个方面,策划了“双城系列海报”。4月,我们倡议发起了“百城联动庆百年”活动,吸引了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200余家官微参与。5月,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联合市级职能部门策划推出“小布服务日”栏目(这个活动还成功入选2021年第二季度政务微博政务服务优秀案例哟)。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我们联络全国多地政务官微,以美食、旅游为切入口连线成都。同时联合“北京发布”发起#京蓉连线#线上联动,加深两地之间的互动。9月, “微博政务”联合“成都发布”启动的城市微博矩阵#成都城市服务台#正式上线。栏目一推出,就获得了众多成都政务官微的支持,100余家成都市级部门、区(市)县政务官微线上接力,为群众办实事。国庆假期期间,“成都发布”再次联合“重庆发布”发起策划#成渝组团承包你的胃#,以抱团的形式向全国美食爱好者发出邀请:两地国庆一起玩,去完成都游重庆,麻与辣,可以得兼。哈哈,这10个月收获真不少,给自己点个赞!

今年我们还有哪些没做?我只能说:我不想就此停歇原地踏步,也许可以在年终拥抱新的可能!既然过节,那我还是对自己说一声:节日快乐。感恩与成都发布小伙伴一起工作,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温暖。

红星新闻记者 李博 裴晗

赛事可能迟到 体育必须燃爆

当记者节这天,回顾快要过完的2021年,被疫情生生地逼成的这个体育大年着实让每一位体育记者都难以忘怀。延期之后的欧洲杯和东京奥运会“如约而至”,第十四届全运会也紧随其后,三大赛事将整个暑期都变成了体育的黄金档。

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来自中国的EDG战队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击败韩国战队DK夺冠,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年轻人的盛大狂欢,更是让电子竞技开始冲击传统体育的热度。

当然,于成都而言,大运会的筹办工作同样也是记者的关注焦点,这场全球年轻人的欢聚将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注入鲜活动能,更能够将极具巴蜀特色的中国文化传向全球。

尽管疫情仍旧在全球范围内反复横跳,让全球的体育现场观赛遭遇重挫,体育迷们现场观赛的权利被暂时剥夺之后,却更加激发了大家借助体育来重振士气的态度。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以创造境外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的优异表现,为全社会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杨倩、张雨霏、全红婵等一批年轻人的涌现,让全球看到了中国新生代的青春洋溢和活力四射;苏炳添等老将的坚持与突破,更是将厚积薄发的中国速度展现在世界面前……

当苏炳添以9秒83抢占了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C位之后,躺在跑道上发出的那一声怒吼,是否激起了你心中的一丝波澜?

暖聚人心,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正如奥林匹克格言在东京奥运会时被赋予了“更团结”的内涵一样,人们对于身体极限的探索与挑战,依旧在引领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与你一道,期盼能够持续见证一次又一次的伟大突破。

新闻推荐

三六三医院 (犀浦院区)有序为黄码人员提供核酸检测

成都市卫健委领导现场督导家庭与生活报讯近日,成都市公安局对与确诊病例有过轨迹重叠的人员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发现数万...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