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翠:学费 25 元的老年大学已办了 18 年

四川日报 2021-05-11 06:33 大字

城厢老年大学活动现场。

城厢老年大学校长郭光翠。

郭光翠(中立者)担任演唱指挥。

青白江区城厢老年大学校牌。

扫码观看城厢老年大学视频。

●18年前,在一座老旧的四合院内,她接手办起了老年大学

●每学期25元的学费从没涨价,自己的校长津贴投入办学

●她虽然不幸失去了女儿,却有更多的人把她当成了亲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月23日,是成都青白江区城厢老年大学举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演唱会的日子,跟着清脆嘹亮的歌声走进教室,一个近百人的“老年合唱团”正分成两个声部演唱着。站在教室中央激情指挥的便是校长兼音乐教师郭光翠,她身后是由她亲手建立的11人乐队。

今年,已是郭光翠担任城厢老年大学校长的第18个年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文/图

主角名片

郭光翠,1947年生,曾在成都青白江区城厢南街小学任教38年。1985年,郭光翠荣获“成都市优秀教师”和成都市“三八红旗手”;2004年,郭光翠荣获“成都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退休后,她连续18年担任青白江区城厢老年大学校长兼音乐教师,学员从56名增加到数百名。2020年,郭光翠荣获“青白江区最美社区教师”。

1 责任

经费紧张投入全部校长津贴

在来到老年大学之前,郭光翠是城厢南街小学的一名教师,2002年退休后,任教38年的她本打算休息一段时间,陪陪孙子,享天伦之乐。2003年,城厢镇政府找到郭光翠,希望她能够接手城厢老年大学校长的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她同意了。

城厢老年大学是青白江区老年大学的分校,坐落在青白江区城厢镇上寿巷50号的一座老旧四合院内。一间教室、零星几条破旧桌凳,56人的学员名单,郭光翠依稀记得18年前的场景。她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门口挂上了写有“青白江区城厢老年大学”的校牌,从此,这座四合院有了名字。

随着学员越来越多,最亟待解决的就是桌椅问题,因为没有经费置办课桌,郭光翠就想办法,把当地城厢中学淘汰下来的旧桌椅搬到老年大学,勉强解决了硬件问题,这批旧桌椅一用就是近十年。

由于老年大学经费来源有限,郭光翠也一度陷入办学困境,最大的挑战就是师资力量。除了校长身份之外,郭光翠还担任老年大学的音乐教师,她将自家电子琴搬到学校用于教学,同时在外聘请其他科目老师前来上课,但随着物价上涨,请老师成为困难。“十几年前,三四十元的课时费还能在外面请到老师,但近几年课时费上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郭光翠很无奈,为了节约开支,她鼓励优秀学员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发教大家一些新技能。

除此之外,城厢老年大学每年都要参加镇政府举办的大型演出,要拿出像样的节目,就要有服装、道具、设备……郭光翠就从原来学校淘来旧腰鼓,用于老年大学的授课和表演,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再去购置一些,道具算是凑齐了。

郭光翠对老年大学的情感从来都落在实处,从上任起,她就将自己的校长津贴全部投入办学经费。从最初的每学期1300元,到如今经过两次调整的2000元,一发下来便直接交给学校财务。“我从学校退休有退休金,能够养活自己。为了把老年大学办好,让学员有更好的体验,这份校长津贴我就没有必要再要,虽然很微薄,但总能干一些事。”郭光翠说。

对于老年大学,郭光翠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既然应允了这件事,就一心一意把它办好。”如今,悬挂在四合院门口的校牌已经泛黄褪色,一转眼,18年就过去了。曾经的一句承诺,郭光翠坚守了18年。

2初心

学费18年未涨价

郭光翠对老年大学的付出让每一位学员都看在眼里,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也逐渐有了起色。学员队伍也从最初刚接手时报名的56人不断壮大,最多时达到350人。近几年,由于一些学员的搬迁,以及年龄增长的原因没有再来,如今老年大学的学员数量稳定在100余人。

学员们还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新增设了包括舞蹈、健身、腰鼓、音乐欣赏、烹饪、法制、卫生保健等十余门课程,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14:30准时开课,课程搭配也定期更换,满足了学员们的不同需求。同时,郭光翠还亲手组建了乐队、合唱队……老年大学越来越规范、也有模有样了起来。

“我喜欢唱歌跳舞,虽然现在年龄大跳不动了,但唱歌课每节都要来。”现年81岁的唐文秀,已经在城厢老年大学上了23年的课,是这里的“元老”级人物,即便现在搬到青白江市区,她依然乐此不疲——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出门,转两趟公交车,14:30准时坐在教室里。

“自从郭校长接手老年大学之后,不辞辛苦,把这里经营得井井有条,每学期的课程也安排得很合理,这里氛围很好,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唐文秀坦言,来到老年大学朋友变多了,自己也开朗了很多。

2016年,老年大学还接手了大湾中学换下来的一批比较好的桌凳,只象征性给了70元,这批桌子也一直沿用至今。“看看,我们现在的桌子板凳整整齐齐的。”郭光翠一边说着一边盛情邀请记者进入教室看看,言语中满是自豪,“虽然学校看起来简陋一些,但很干净、整齐,让大家感觉到很亲切,也很舒服。”

在老年大学所在的四合院内,还有几间小房间,由于空间太小不适合做教室,郭光翠就将其租出去做了茶馆,每年收一点租金,不仅可以补贴学校的办学经费,还有人帮忙守着学校,可谓是一举两得。

越来越丰富的课程、越来越舒适的环境,但郭光翠还始终坚持一学期只收25元学费,18年从未涨价,甚至在活动多时,每个月还补贴学员。“学校能够运转下去,没有必要涨学费,就还是收25元。”提到18年未涨的学费,郭光翠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在众多学员的心目中,“无私”“辛苦”“奉献”是三个评价郭校长最高频的词汇。“郭校长一心为我们着想,又不收报酬,又不涨学费,真的很辛苦。我们享受到这个福利,也想为老年大学做点什么。”唐文秀说。

3遗憾

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分身乏术

其实在这18年里,郭光翠并不是没想过放弃,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经受着内心的煎熬。

2016年,郭光翠的女儿被查出脑瘤,在女儿第一次在成都做手术的时候,郭光翠还在教室里上课,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默默承受着,含着眼泪强忍悲痛把课程上完。那一次,女儿的手术很顺利。

几个月后,正值老年大学放暑假期间,郭光翠的女儿病情复发,再次入院接受手术,这一次,郭光翠终于有时间陪在女儿身边,但女儿却永远地离开了她,年仅44岁。“我女儿知道我对学校非常关心,她走都是赶在暑假里边,都是在暑假里边……”郭光翠压低了音量,重复着,眼睛里早已噙满泪水,但却一直努力压制自己起伏的情绪。

祸不单行,同年,郭光翠的老伴儿也出现肝硬化,她想回家照顾老伴儿,但另一边学校也不忍心丢下。她向政府讲述了自己的情况,但一时半会儿谁也找不出能够接替校长位置的合适人选,一边是学校、一边是家人,都是郭光翠割舍不下的情感,那段时间,郭光翠的内心充满痛苦和矛盾。

没有多余的时间在家陪老伴儿,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郭光翠就决定带着他一起到学校来,让老伴儿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学校的后勤工作,虽然还是要吃药,还是要看病,但他跟大家在一起心情也跟着晴朗起来。2018年,郭光翠的老伴儿也离开了,在他病发入院的前一天,都还跟着郭光翠来到学校和大家在一起。

丧女丧夫之痛给郭光翠的打击很大,2016年到2018年也是她最煎熬的三年。但即便是经历了家庭如此之大变故,郭光翠始终忍受着痛苦坚守在工作岗位,没有耽误过一节课:“支撑着我的就是责任,我不能因为个人私事,就把我的学校和学员抛下。”

最近三年,郭光翠逐渐从悲痛和煎熬中走出来,也在与老领导和学员的相处中找到了慰藉。现在,每周一、周五下午,郭光翠都来到城厢老年大学上音乐课,周二到周四则在青白江区老年大学主校区上课。“这样生活充实一些,就感觉很好,如果一静下来想些其他的事,心里边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郭光翠说。

对于家庭,郭光翠有很多遗憾。本是该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因为自己接连肩负起小学教师和老年大学校长两个职务,而没有参与孙子的成长,这也是她的遗憾之一。

4情怀

学校就是家 学员就是兄弟姐妹

“如果18年前让你再选一次,你还会来这里(老年大学)吗?”

“凭我的性格,我依然会来,因为我热爱这项工作。”

2021年的城厢老年大学,和18年前相比,好像一切都没变。依然是那座四合院,一间教室、一间设备间;18年前挂在墙上的海报,早已和斑驳的墙面一样褪色泛黄;屋顶的瓦片修了又修,棚顶的防水布换了一块又一块……

2021年的城厢老年大学,好像又变了。老师、学员之间的关系更近、更亲切了,学校更规范了,凝聚力也更强了,一些学员离开,又增加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学员的年龄结构也越来越年轻……

18年过去,郭光翠和学员的关系早已从师生变为朋友、兄弟姐妹,她经常跟学员们说,不要叫自己郭校长,直接叫名字,或者叫老师就行了。18年来,皱纹爬上郭光翠的眼角和脸颊,头上的白发也变成了她的“老朋友”,但她依然每次通勤近3个小时往返于家和老年大学之间,在学校里,郭光翠再小的事也亲力亲为,打印歌单、分发给学员、亲自指挥,还管后勤,那个忙前忙后、雷厉风行的样子倒是和18年前的她毫无两样。

城厢老年大学所在的这处四合院也成了郭光翠的第二个家,带给她温暖,也是她在忙碌生活中寻找慰藉的港湾。18年来,房屋年久失修,瓦片几次被大雨冲垮,天花板上拉起的防水布也换了一块又一块。每个雨夜,郭光翠都翻来覆去睡不着,满心都是老年大学校舍的安危。

说起自己多年来最欣慰、最自豪的事,郭光翠调了调坐姿、提高了音量、并加快语速说道:“最自豪的就是看到我们的老年大学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见大家每天在一起都那么和谐、那么开心,身体状况都很好,我也就很满足了。”提到她的学校,郭光翠的精气神儿永远都在线。

今年6月,郭光翠就将迎来自己的74岁生日,终究会有一天,学校需要新的接班人,关于自己未来的打算、何时计划正式退休的问题,郭光翠显得一点也不着急。“我们这些领导、老师、姐妹,她们都说,只要我在这一天,她们就跟我在这一天,一起跟着老年大学走下去。”郭光翠说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

新闻推荐

【经济观察】岳麓峰会:“预见”未来,见证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是未来1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这句如今听来有些“老掉牙”的论断,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