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先锋城市”成都如何建?

成都商报 2021-05-03 00:39 大字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碳中和林

■4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导,研究部署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他强调,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示范区,要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努力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

■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如何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要实现碳中和,离不开切实的产业路径和空间载体,成都早已在布局低碳产业,开展降碳行动。

成都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开一场会,必不可少会带来碳排放。早在2018年,成都就植下了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当年8月1日,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经测算,论坛排放温室气体921吨二氧化碳当量,成都首次以建森林的方式来抵消论坛产生的温室气体,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500亩碳中和林。这也是成都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当年9月17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举行,论坛测算排放温室气体466吨二氧化碳当量。成都又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200亩碳中和林,用未来20年的森林碳汇量抵消论坛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排放”目标。

时间来到2021年,成都又开碳中和会展先河。

近日,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53吨碳排放,开了碳中和会展先河。据了解,2021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CDEPE2021)定于2021年9月2-4日在成都举行。

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

2020年12月27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

早在2020年10月,成都就印发《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基本形成“碳惠天府”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规范体系。加快构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根据《办法》,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可获得碳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而对中和碳排放量多的单位主体将进行奖励。

2021年2月2日,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在成都武侯区簇锦街道正式落地,实现可回收垃圾“线下称重——线上换算——立即到账”快捷化、快速化的有偿回收。居民可以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拿到碳中和小屋,进行有偿回收,积分兑换礼物。开创“碳中和理念+垃圾分类”有机结合新模式。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新建8个碳中和小屋,实现区域全覆盖。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0天,优良率76.5%。这样一份“成绩单”,来自成都持续实施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决心。而未来五年,成都将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生态圈添丁“碳中和”

2020年12月18日,成都轨道交通6、8、9、17、18号线五线齐发,成都“轨道上的都市圈”迈出新步伐,线网里程突破500公里,达到558公里,跃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同时,引领了绿色出行风尚。

此外,成都也在积极部署低碳产业发展路径。

今年4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暨投资促进工作会上传来消息,成都正在积极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作为全市第15个产业生态圈。

把握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带来的新一批产业发展机遇,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并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范城市建设夯实产业支撑。

共建“碳中和”示范区

2021年2月23日,四川天府新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全面有序推动“碳中和”相关项目建设,共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双方将深化对接,打造沉浸式“碳中和”展示体验场景。

“我们将建设‘能源智慧大脑’,全程追踪天府新区的‘碳足迹’。”国家电网四川电力互联网部数据采集与管理处处长徐厚东说,将构建全新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在天府新区,碳排放的计算将精准融入能源消耗量、能源种类、工作人员结构、行业构成形态等所有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单位的碳排放量、趋势、规律,都能精准检测到小数点后两位。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在成都,碳中和行动正迎来更大助力。

4月10日,四川大学牵头的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四川大学大气清洁技术积累基础,将瞄准四川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三个研发方向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基地。

红星新闻记者 黄海英 部分综合川观新闻

新闻推荐

强化防控确保“五一”期间消防安全

罗文带队在成都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强化防控确保“五一”期间消防安全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大海)4月30日,省委常委...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