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审结1.35万件 “超级法官”如何做到的?

澎湃新闻 2021-04-19 16:35 大字

近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送的《五年审结1.35万件案件的“超级锋”》一文走红。文中讲述了该院法官赵锋,连续5年承办房地产集团诉讼案件,审结案件13500余件;“朝七晚八”平均每天超时工作5小时,几乎全年无休;所办案件无一信访投诉,无一起错案等先进典型事迹。

不过,这则推文很快引发质疑。网友称,“该法官年办案2700件,即使全年不休息,也要每天办7至8件,这现实吗?”对此,法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我们宣传出去的都是真实的,(我们)有底气,办案数据太大,大家觉得不真实,但确实没有掺水分。”

按说,在裁判文书公开等一系列司法公开制度约束下,任何法院以及法官所办理案件的数量,应该都是没有水分的。否则,一旦因为案件数量造假而被揭穿,涉事法院和当事人必将承担严厉的党政纪问责,得不偿失。

其实,每名法官每天办结多少案件、每天办结10余件案件是否违反常识,存在一个统计方法上的问题。根据现行的分案规则,系统分配到一个法官名下的案件,视为法官承办的案件。这些案件应由法官签发文书,对裁判文书质量和案件质量承担责任。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名法官平均每天办结10余个案件并非难题。因为对于资深法官来说,签发裁判文书、对裁判文书质量把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另外一种“办案”,则指办案人从头到尾全身心地投入到办案之中。从收卷之后的阅卷、寻找被告人、送达文书、排庭、开庭审理、撰写文书、校对文书、宣判等,所有事项全部由一人独自完成。要是遵循此类办案模式的话,别说日均7至8件,即便日均2件,常人也无法胜任。

哪怕是一方当事人系同一人,可以合并审理,进而统计为数个案件的涉众型案件、同质化案件,一天办理完结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涉众型案件往往存在信访因素,未必都能轻易办结。此外,涉众型案件的批量制作文书也需要细心、耐心,否则就可能导致张冠李戴。

所以,综合来看,这里其实出现了对“办案”广义和狭义理解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五年审结1.35万件的宣传,其实存在相应的“技巧”。其背后并非承办法官一人之力,而是团队协作和团队努力的结果。

对此,涉事法院也予以承认。“超级锋”所在庭室的副庭长介绍,法院成立了办案服务保障中心,可将大量繁琐事务从审判事务中抽离出来,法官只需做好审判业务即可。同时,赵法官配备有专门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可对其裁判工作提供大量协助。

客观而言,“超级锋”承办的绝大多数案件,应该是其团队所承办的。甚至不排除裁判文书也多有法官助理草拟而成,承办法官仅需修改润色即可。对于一些以调解结案的案件,甚至不需要开庭审理,仅需法官助理或书记员主持调解,再由承办人把关即可。在这种团队模式运行下,日均办结10件案件,并非不可能。

只是,这样的典型就有“过度拔高”的嫌疑,是将团队之力简单地归结为“一人之功”,不值得提倡。再者,现代社会既是法治社会也是文明社会,过度强调靠加班加点、牺牲陪伴家人时间等情节,难免让人不适。

举一反三,类似的宣传,其实都应该慎重。或许,有血有肉、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更能赢得信任与尊重,脱离常识、常情、常理的宣传,反而容易弄巧成拙。(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2021年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划重点 一个产业生态圈 一张“共享服务清单”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进入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关...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