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甫相约草堂
刘效仁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对杜甫草堂的感性认知,人们多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曾经历“茅屋为秋风所破”,对诗之感伤无助,自然多了几分灵犀。
故乡的老屋,土墙,顶上覆有麦秸草。每遇秋风怒号,麦草常有部分被席卷而去,很难找回,只得重新修葺。若是风后即雨,就只能任雨淅沥而下,令人凄苦无奈,似乎也只能凄苦无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此忧国忧民的襟怀和境界,唯大诗人杜甫所独有,让后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草堂生活,其实是诗人一生中比较平静安稳的时光。杜甫,生于唐明皇先天元年(712年)2月12日,自小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青年时家境尚殷,有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曾数次外出漫游。然虽才华横溢,终因科举落第,为生计所迫接受了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的小官职。
这一年,杜甫44岁,已过不惑。由长安去奉先探望妻儿,一进门却发现幼子被活活饿死:“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遂将在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谓字字血,句句泪。
“安史之乱”紧接着爆发,国家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杜甫在投奔皇帝的路上被叛军俘虏。这场动乱不仅成了唐盛极而衰的历史起点,也是杜甫人生的重大转折。战争和苦难的经历,使其成了中国史册上伟大的诗人。
其间,写下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哀而不伤,山河之情依然,家园之思依旧。人生之短,更令诗人情之殷,意之切。
为避 “安史之乱”,杜甫于公元759年冬天,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是也。
我查了一下史料,严武曾两度镇守四川,虽有些暴虐,倒也可称为一个能吏。或出于对杜甫人品诗品的赏识,严武不只经常接济他,还举荐他进幕府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也是后世称杜工部的由来。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诗人在这里先后居住将近四年。与亲人和睦同居,安享天伦,自是岁月静好。先后写诗240余首,既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又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情暖意浓,阳光灿烂,也不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佳作。
只可惜,765年严武暴病去世,年仅四十岁。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再次携家带口流落荆、湘等地,四处飘泊,甚至以船为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作回顾半生颠沛流离之苦,并向亲友托付后事,充满了凄切动人的家国之忧。大历五年(770年)冬,病死在湘江舟中,时年59岁。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今日之草堂不过是后人苦心营制的纪念品。走进草堂不难发现,除了在一个角落里还能依稀看到草堂原来的些许影子外,其规模宏大,远非昔比。杜甫一生留下诗歌1500首之多,由于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由盛到衰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诗史堂”,即为草堂的中心建筑,厅堂中央安放着诗人的半身铜像。我在铜像前伫立良久。清瘦的面目,加上古铜色的映衬,诗人愈发显得黑瘦沧桑,可眉宇间依然写满了忧国忧民之悲悯,不能不让人思之,仰之。
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实,何止寸心知?虽然那个时代将他弃之如敝履,可他始终忧国忧民的一腔情怀,可谓感天地,泣鬼神,为千古传诵。
新闻推荐
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一个在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2%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已有300万患者,与帕金森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