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国首发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地方标准

消费质量报 2021-04-06 00:32 大字

消费质量报讯(记者王钰)4月1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8大监管业务板块以及大数据“资源池”,系统梳理各环节监管业务标准,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业务流程、数据格式、交换接口”等3项地方标准,首次实现了“监管业务标准”与“数据技术标准”融合共建,为全国各地推进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提供了“成都样本”。

近年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300万大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然而,政府有限的监管力量与繁重的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各部门监管标准不统一,协同监管力度不够,信息壁垒仍然存在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综合监管、智慧监管的实现进程。”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们创新打造了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搭建‘一体两库三维度’架构,全面归集各部门涉企信息,不断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提升市场主体智慧化监管水平。”

目前,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已成功归集全市51个部门共计1.29亿条涉企信息,形成丰富的大数据“资源池”,有力支撑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失信联合惩戒、专项整治、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司法送达信息共享、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管对象管理等8大板块监管业务,实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四川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信用中国(四川成都)、成都市法人信息库、市法院执行系统等10多个系统深度对接。

此次发布的3项地方标准,就是在全面总结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成果基础之上,进行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技术标准规范。依托平台8大业务板块,通过从监管“任务派发、执法检查、流程记录、信息反馈”等各环节统一业务流程标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规范化、协同化水平。从平台数据“采集、清洗、入库、管理、融合”全过程梳理,形成464项数据格式标准,为下一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大数据深度运用打下“基础桩”。从其他业务系统与平台信息“共享内容、共享方式、共享频率”等各个环节,统一数据交换接口标准,为进一步进打破部门信息孤岛,扩大平台“主体库”、增强平台“信息流”、拓展平台“数据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泰山酒店供不应求、三星堆游客数破纪录,清明小长假旅游需求“V”字复苏

记者|郑萃颖清明最后一日,根据各家在线旅游企业的消费数据,今年清明节在机票、酒店、景区、租车等预订数据上,都超出了2019...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