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扫出”烦恼一串串
现在外出就餐,扫码点餐已成常规。看似方便快捷的点餐方式,却令消费者感到烦恼,甚至还暗藏着不少隐患:消费者在扫码点餐过程中不断点击“同意获取”后,谁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最终去了哪里。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欣璐文/图
扫码成“规定动作”
3月23日晚餐时,记者走进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一家餐厅,刚一坐下服务员立即上前表示“桌上有二维码,请扫码点餐”。记者扫码后被要求关注公众号才能进行点餐。
3月24日,记者走访成都数个商圈了解到,不论进什么类型和档次餐馆吃饭,桌边大多都贴着一张点餐二维码。扫码后,约有一半餐厅要求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点餐,一些餐厅扫码后还要求用手机号登录才能点餐。还有餐厅的点餐系统要求顾客输入手机号、生日、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注册成为会员。
在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店,吧台前同样已经很少出现排队等候,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各自低头操作点餐大屏或手机。从店内的取餐提示屏上可以看出,手机点单占绝大多数。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最能接受单纯的“扫码-点单-结账”流程,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操作和太多授权就能完成。但在一些点餐系统中,用户扫码后会弹出申请获取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等信息的弹窗,如果拒绝就无法使用在线点餐功能。还有些扫码点餐后就要先关注公众号;要想获得商家的优惠券,还需要提供手机号甚至注册成为会员等。
记者了解到,除了百胜、星巴克等大型餐饮集团开发出自己的点餐系统之外,餐饮网络软件服务行业还出现了美味不用等、二维火、客如云、屏芯等公司,专门为餐饮商家提供扫码点餐等外包服务。3月25日,记者用天眼查搜索“扫码点餐”关键词可以发现,目前全国总共有81家相关公司。
扫码点餐“扫出”烦恼
“现在一到餐厅坐下来,服务员就要让我扫码点餐,我其实更喜欢看着菜单点餐,还可以问下服务员哪个菜味道怎么样。”在成都天府新区上班的潘女士说,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而不应成为唯一选项。
扫码点餐更是让一些老年人犯难。今年68岁的罗先生现在就不爱外出就餐,原因就是扫码点餐太复杂,“现在一到餐厅,听说是扫码点餐,我就不想吃了,感觉很复杂。”
还有些消费者不愿意使用扫码点餐,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有些商家扫码点餐,强制要求消费者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或者下载应用程序,然后没完没了地推送垃圾信息。”消费者刘女士对扫码点餐颇有微词。
扫码点餐或存“B门”
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扫码点餐的开发门槛不高,市面上存在不少开发扫码点餐小程序的技术企业。
3月24日,记者通过QQ群找到一名自称可以开发扫码点餐的技术员小周。小周说:“我们可快速搭建包括App、小程序、公众号在内的扫码点餐系统,客户可选择让消费者扫码跳转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的服务号,再进入点餐页面。还在后台可以自定义添加要求顾客填的信息,就餐人数、顾客姓名、联系方式等。”
国内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称,技术提供商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商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打折、优惠券、积分等营销措施推送给顾客。
本想安静地吃个饭,却可能被商家“暗中凝视”。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消费者的多项权利或被侵害。2018年,旗下包括汉庭、全季等多个酒店品牌的华住集团就曾发生过信息泄露事件,5亿条会员信息在境外网站上挂售。
应给扫码点餐定“边界”
对于“扫码点餐”,3月25日中消协在其官网发表如下观点: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业界专家认为,近来由扫码点餐消费等带来的“信息收割”迹象,亟待采取措施予以规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扫码点餐涉及顾客的选择权和隐私权,餐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时不应强制关注公号、强迫提供信息,部分技术公司宣称顾客信息储存在“云端”,但仍可能引发隐私泄露。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在点餐方式上,消费者享有充分的选择权,既有权选择通过服务员点餐,也有权选择扫码点餐。商家不能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尤其不能忽视一部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金祝)3月24日,记者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获悉,天府国际机场将于3月25日进行第二阶段试飞。本次试飞仅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