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告诉你这个“圈”为什么是新的增长极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多来,川渝两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这是个什么“圈”?如何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第四增长极”又意味着什么?思客通过卫星视角,带你走近这片巴蜀大地。
这是个什么“圈”?
广袤的中国版图上,四川盆地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西南大地。在这片巴蜀文化摇篮里,山水相连的成渝两地,各居西东、双星闪耀,形成了如今最年轻最有潜力的新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都坐落于四川盆地西部,依托成都平原气候温润、沃野千里的天然优势,物产丰饶、景色秀丽,“天府之国”的美誉由此而来。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则生长在众多走向一致、相互平行的岭谷地带,隆起的山脉如同大地的“琴弦”般由东北向西南伸展,撑起了一座“山城”的风骨。
但自古以来,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巴蜀大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通,文化相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各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017年4月,成都市提出实施“东进”战略,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打开面向未来的永续发展新空间。
2020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挂牌。三年多来,“东进”热土与日俱新。成都东进、重庆西扩,成渝两地更近更亲。
为什么是成渝?
作为西部发展的龙头,成渝地区不仅拥有重庆、成都两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更有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带动西部经济强劲的增长引擎。
近年来,成渝发展势头强劲。重庆经济增速曾多年领跑全国,成都自2017年以来连续12个季度增速超8%。2019年成渝地区实现GDP近7万亿元,经济总量占西部比重达33.25%。
其中,成都、重庆两个城市以西部地区1%的地理面积和13%的人口,就创造了成渝地区20%的经济总量。
据统计,2015年-2020年间,成渝两地合计每年都增加近50万人,其人口新增规模在全国城市中领先。2018年,成都、重庆的毕业生留存率均位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前列,仅次于深圳和上海。
人口流动的变化,预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未来更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在成渝地区画一个“经济圈”,沸腾的远不止“双城”,双城间的众多城市,都是协同发展受益者。
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勾画的人口流动联系网络,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大量跨城、跨区县的人口联系。而近期随着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公交、轨道“一码”通乘,将进一步促进两地人员便捷流动。
目前,成都天府绿道体系总里程已达4408公里,这条城市“绿脉”还在不断延展。
“第四增长极”意味着什么?
一直以来,广袤的西部地区缺少国家经济圈的带动。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进一步提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呼之欲出。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要将地处西部的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外的“第四增长极”。
这意味着立足西部腹地,辐射欧亚大陆的成渝地区,将肩负起向“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转变的新使命。
与此同时,这里更叠加了多项国家战略。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交汇点,也是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
全球性、国际化、绿色的发展理念,让成都跟大运会的理念完全契合。
8月1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开幕,根据卫星近几年的拍摄,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这片土地已经由平地变身东安湖体育公园,荒凉的田间地头化身为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的美丽景象。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
西部大地上,成都、重庆这两颗交相辉映的“双子星”,正迎着新时代的浪潮携手奋进,未来可期。(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春节过后不少热门航线机票价格回落 三月去哪里? 春游赏花正当时
■出游资讯近日,全国天气回暖明显,武汉、婺源等众多著名的赏花目的地花期提前上线,游客也陆续开始了赏花之旅的计划。除了武...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