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烟火气宜居地才有灵魂

四川日报 2021-03-10 06:43 大字

全国人大代表徐萍:

成都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滑板广场汪衡摄

民生直通车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庭铭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经典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艺委会办公室主任、微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徐萍特地抽出时间,到成都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成都市成华区望平街、成都市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等地转了转。

在成都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的滑板广场,她与一群滑板少年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你们是每天下午都要过来么?”“这里的设施设备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晚上的灯要开到多久?”“平时有没有人维护?”“你们还有怎样的建议?”……

比滑板少年大不了几岁,这位“95”后全国人大代表与他们交流起来格外流畅。过去一年来,像这样走访年轻人、探访文化场所的调研,徐萍做了不下数十次。她调研的重点,放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几个字上。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在我的议案中就有如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徐萍告诉记者,去年,她注意到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央提出了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要求,“我本来就是从事文化领域的工作,再加上文化领域建设本来就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对这个方面特别关注。”

怎样才算宜居?如何促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徐萍看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不能只追求阳春白雪,还必须“接地气”“有烟火气”,要让文化设施可触、可感、可参与。

徐萍说,烟火气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气息,是街角巷口冒着热气的食品,是人们悠闲散步的身影,是夜幕降临时的万家灯火。有了烟火气,才有生机。有了生机,才更宜居,“如果没有烟火气,再好的宜居地也会像失去灵魂一样。”

在调研中徐萍了解到,随着这些年成都大力打造市井生活圈,像滑板广场这样的年轻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少见。不过,徐萍也注意到部分建好的文化设施面临管护困难。这次两会期间,她将建议通过探索公私合作开发、经营、管护等模式,确保逐步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让这样的烟火气更加可触、可感、可参与,并因地制宜提供文化产品,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做出有益探索。

新闻推荐

青藏铁路赋 (以题为韵)

□蔡长宜(成都)青藏高原,天蓝云白;神奇秘境,水碧草青。易脚踏莲云,登峰抱月;肩扛玉宇,伸手摘星。昔道路崎岖,交通闭塞;物流困顿,文化...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