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中拥抱新机遇

成都日报 2021-03-10 03:21 大字

□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可以预见,中国将继续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担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也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发展外贸。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也将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为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机遇。

展望未来,实现“十四五”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要靠一大批城市为国家崛起强担当,为民族复兴作贡献。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成都正以开放创新为新时代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加快推进中国(四川)自贸区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化无差别营商环境,全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吸引全球先进企业和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当下的成都,正一步步铺就城市的开放创新之路——截至2020年底,已有30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蓉落户,“走出去”企业数增长8.9%,经济外向度达40.4%,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目光向东,将于今年大运会前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如同一只驮日飞行的“神鸟”,打开了畅通世界的新门户。面向世界,从这里出发的人们将足迹踏遍全球,更多的人也将借由四通八达的航线,前来领略成都风采与天府文化……

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这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中国的行动。剑指全球,开拓未来,持续提升成都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这是一种眼界和胸怀,是一种站位和格局,更是一座阔步走向世界的城市与时俱进的品格使然。

新闻推荐

成都深入推进背街小巷品质提升,3257条小巷实现华丽转身小巷有“颜” 生活有“味”

北门里·爱情巷本报记者张青青摄市民在锦江音乐公园跳舞健身本报记者李冬摄临江不见江、开门不见景——这是锦江公园建设...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