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成都垃圾分类正式实施 在细节打磨中平稳起步
封面评论 □蒋璟璟
3月1日是《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第一天。垃圾分类真的来啦!在成都,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如果没有按《条例》规定,未在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在全国多个城市先行先试之后,“垃圾分类”政策正式在成都落地。相比于上海等首批试点城市的探路性质,成都此番可谓是有备而来。对于成都来说,先行者的实践样本和正负经验,是至关重要、极具参照价值的。我们看到,在“垃圾类型划定”“硬件设置”“流程梳理”等等技术细节方面,成都方面均给出了细致而务实的安排,这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波折、强化了实效。
众所周知,垃圾分类意义重大。现代城市,每日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传统模式下,无论是采取填满、焚烧还是其他“处理办法”,都不可避免会给环境造成巨大负荷、给生态造成破坏与威胁。而除此以外,也应该意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就是做好资源回收和再利用,这对于绿色发展、永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
推进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推进垃圾分类,从来不会容易。特别是在政策起步阶段,在习惯养成的初期,更是如此!正是意识到了可能的困难,成都在各方面均做了充分准备。比如说,紧紧抓住此前的地方立法等关键节点,进行了广泛的科普宣传、舆论动员。一段时间的“预期引导”之后,广大市民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已大致到位。
然而也必须承认,对于任何城市而言,“从无到有”实施垃圾分类,都是一项庞杂琐碎的系统工程。刚开始,有一些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成都垃圾分类正式实施,但在一些小区,分类垃圾桶的摆放仍流于形式;此外,由于线下落地宣传、社区渗透教育的不足,一些老年市民仍然对“垃圾分类”一头雾水……凡此种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都当及时回应、一一解决才是。说到底,实现垃圾分类绝非是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时时完善、动态调适,在不断改进中达致理想状态。
新闻推荐
惊蛰看花吃酒唱歌去珠颈斑鸠。孙海摄野迎春。孙海摄碧桃。孙海摄物候记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大地回暖,万物复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