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他做了这个国家第一台微创手术

家庭生活报 2021-03-02 08:26 大字

姓名:刘小勇

身份:中国(四川)援东帝汶第8批医疗队队员、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印象最深的事:“求爷爷告奶奶”为手术要来了金子般的糖水。

“刀耕火种”是一个几乎在学生的历史教材中才会见到的原始名词,在东帝汶这个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国家却是农垦的日常。2019年4月,当刘小勇来到这里时心咯噔了一下:“我之前在网上查过很多这里的信息,对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有过初步了解,但没想到有那么难。”不过没多久,东帝汶就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成功开展了该国历史上第一台外科微创手术,而刘小勇就是在这台小手术背后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一员。

无药可用的科室

作为一名援外的泌尿外科医生,刘小勇来到这里后注定是繁忙的:由于卫生条件的落后,东帝汶绝大部分水源都是不适宜饮用的硬水,这让当地的泌尿系统结石病高发。平日里,刘小勇每天都要接诊60个左右的结石病人,由于没有药物,起初刘小勇只能指导当地医生一些朴素的运动疗法:让病人多喝品质好点的水,有事没事多跳跳……由于没有专业化的设备、技术和药物,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刘小勇实在不忍看到病情较重的患者痛苦不堪,于是在国家为医疗队提供的自用药品中掏了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来让病人更快一点缓解痛苦。尽管医院里有一些膀胱镜等设备可以勉强用,但当刘小勇他们一打开箱子就傻了眼——由于没有专业的医生,设备年久失修,基本一台手术需要准备超过1小时的时间。

目前在我国,针对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东帝汶,想要打造一个具备微创手术能力的体系和团队谈何容易。刘小勇咬了咬牙,他下定决心要为医院做几台微创手术出来:“我本来就是干这行的,如果在这里发挥不了价值,这次援外就白来了。”

四处求来的葡萄糖水

说干就干!2019年10月30日,一名57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来求医,考虑到手术创伤和预后的预期,刘小勇决定带着团队实现这个国家的一个“第一次”。

病人很快被决定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赴东帝汶支援之前,刘小勇和同事们就对这一情况有所了解,经过他们实地考察和积极争取,中国政府率先向东帝汶援助了一套前列腺电切设备。这让刘小勇有了手术成功的信心。但又一个难题马上袭来:手术需要的葡萄糖水不足!“病人在术中需要葡萄糖水保证能量。但在这,葡萄糖水相当于奢侈品。”眼看着手术要开始了,刘小勇拉着翻译在医院跑上跑下,四处找人要葡萄糖水。按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求爷爷告奶奶”。幸运的是,医院上下都很支持这次手术,将不多的葡萄糖水都捐献了出来。最终手术成功,病人和家人在离院前为中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义不容辞的担当

在东帝汶,医生和律师通常是收入最高和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刘小勇却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现象:如果某天的工作餐有鸡腿,医生们往往会连带骨头一起嚼碎吞掉。长期以来,当地医生很难有机会学到更现代化的医疗技术。但随着中国对东帝汶的合作和援助进一步加强,这些医生乃至当地的人民都看到了一些希望。

刘小勇发现,身边的医生有一些已经开始悄悄学起中文,因为按照援外医疗工作的要求部署,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来将作为中东医疗人才交流培训的点位之一,让东帝汶的医护人员有希望前去成都学习,将中国的医疗技术带往东帝汶,为自己国家造福。“援外工作算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业担当吧。”刘小勇说,按照要求,今年5月自己就结束援外工作回国了,但如果这里的朋友有机会来成都学习深造,希望可以和他们再见面,请他们吃顿饭,尽地主之谊。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新闻推荐

“我与大运有个约会” 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广场社区举办趣味游园活动

小区居民参加趣味游园活动近日,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广场社区在阳光花园南苑健身场内举行了“2021,我与大运有个约会”趣味游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