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学期,想说一声 “感谢你们,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成都日报 2021-03-02 08:41 大字

食堂师傅为师生精心准备饭菜

有一群人,他们见证一幢幢校舍拔地而起,但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有一群人,他们在校园里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他们不是老师,却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新学期到来之际,我们走近了“他们”,看看“精美校舍如何从‘无’到‘有’”“学校美食怎样准时新鲜出炉”……探究家门口的好学校,记录一下“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座座漂亮校舍如何拔地而起?教育基建人这样说——

“泡”在项目里 “打磨”出精美校舍

“教室里面的吊灯不仅要照得亮,还要节能环保,尤其要注重防蓝光等护眼需求。”元宵节当日上午9点不到,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发展建设科的王勇却早已出现在成都市友谊小学改扩建项目的工地上了。

每月必跑一到两个工地,每次到了现场“抠”细节、“挑”问题,有时候一上午时间过去了,中午连一碗面都还没吃完,又赶着开另一个项目会了。“我自己的手机上需要随时沟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容项目微信工作群组,目前就有40多个。为了某个设计细节或施工问题沟通到半夜一两点的情况,咱们科室的人应该都遇到过。”在王勇看来,搞基建就要“泡”在项目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基建人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开会、定方案、下工地、挑问题、催整改”,因为大家坚信“只有不断‘打磨’,才能建造出精美校舍”。

从“不太了解”到变成“半个基建专家”,王勇和同事已参与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建设项目。谈及取得的成绩,王勇很谦逊,在他看来教育基建人是一所“好学校”诞生“背后的人”,他们看着教学楼拔地而起,把最精美的校舍交给师生们,赶去下一个新项目。

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今年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已经把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写进“任务书”。未来五年,成都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让老百姓从“有学上”到能“上好学”。

开学前的各项工作如何准备?看看班主任忙些什么——

布置教室整理教材…… 早早进入工作状态

“新学期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希望他们能继续健康快乐地成长。”被问及新学期有什么愿望时,成都市高新区菁蓉小学三年级三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李新红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好久不见的孩子们。

在距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候,李新红就进入了忙碌的开学准备状态:作为班主任,她需及时精准掌握疫情期间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态,罗列开学工作清单,整理学生报到注册的注意事项,准备第一周班会课内容,制定新学期教学、班主任工作计划,并督促家长关注开学相关事项。作为语文老师,她要超周备课,提前找到合适学生们阅读的材料,提前试做试题。

这样紧张的节奏一直持续到开学前一天,这天她依然要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工作。除了之前的那些工作,还要认真布置教室,把新学期的新教材整理好,分发在每一位同学的座位上。

“除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老师们还要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比如开学前学校会召开教师大会,安排本学期的部分工作等。”校长陈曦说。

今年要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就专门提到了“教师”:未来五年培养市级以上名优教师3000名。“教师素质是决定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关键,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成都就要推选出市级名优教师650名。

每天热气腾腾的饭菜如何出炉?学校食堂师傅这样做——

“有个时间线在我脑子里,每个步骤不能出错”

成都市高新区菁蓉小学的食堂师傅张兴成的手机上有个闹钟的时间一直没变:5∶20。“有个时间线在我脑子里,每个步骤不能出错。”看了一眼手机,张师傅描述了食堂工作的一天。

5∶20,闹钟响起,张兴成起床。因为7点多,老师们为迎接学生要提前到校准备,他必须赶在6点前把制作馒头、包子的面先“发”上。

早上8点不到,学生陆续到校,一天热闹的校园生活开始了。食堂这边,也已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

食材备好后,张师傅和同事一般从10点左右开始炒菜,炒上将近两个小时,这期间基本不能停下休息。

12∶00,下课铃响起,午餐时间到了。食堂员工刚好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放整齐,等待师生来食堂就餐。午餐后,张师傅和同事一起,迅速地将所有餐具收回,清洗完后再放入专门的餐具消毒间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保洁。快16点,食堂才逐渐恢复宁静,食堂师傅们的工作才暂时告一段落。

如今全市学校食堂已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在学校食堂设置了“明厨亮灶显示屏”;每所学校都有专人担任食品安全管理员;学校食堂实现了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责任可究”的追溯目标。本报记者 赵子君 摄影 刘钊

新闻推荐

川渝首次联合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

川渝首次联合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春华)为打造川渝人力资源市场共同体,加强两地在协调...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