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会上,政协委员纷纷为“幸福”献计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咋建 先带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成都商报 2021-02-05 04:53 大字

2月4日下午,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会上,10位成都市政协委员们依次发言,对成都城市发展领域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

今年成都市“两会”,代表委员中最热的话题,就是“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在这次全体会议上,许多委员聚焦的也正是这一话题。

“引领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以强化数据采集应用能力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水平”、“商事调解智慧化,以优化营商环境”……会上,委员们提建议,贡献“金点子”,为幸福“献计献策”,让城市更加美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加幸福。

点子 1

适时开展老年人信息化技能大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信息化学习。

点子 2

丰富的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是智慧成都建设的基石,加强大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对于成都打造智慧城市尤为重要。

点子 3

推动调解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由法律、心理学、社会学、投资贸易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级智库队伍。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如何营建?

委员建议:先带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作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的一大工程,“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如何实施?在此次成都市“两会”审议的《成都市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说明》中,这一工程的内容,包括“让老年人舒心长寿、大力推动老年大学建设”等。

在2月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民进成都市委会正是聚焦“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带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会上,民进成都市委会由民进界别委员、青白江区民政局局长石红樱进行发言。她表示,2019年末,成都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16万,占总人口的21.07%。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就必须提高老年人的信息化能力。石红樱建议,在成都全市大力开展老年人信息化普识教育。

具体而言,建议统一编撰老年人信息化普识教育教材,并依托全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资源开展教学。还可以科学设置老年人的信息化水平等级,鼓励达标升级。

而在教育内容方面,可以在教学中组建不同类别的班级,比如“手机摄影班”、“微信学习班”、“求医问诊、交通出行app班”等等,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此外,还要把防范网络诈骗作为老年人信息化普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议适时开展老年人信息化技能大赛。”石红樱表示,技能大赛能够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又能选出老年人中的“学霸”,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信息化学习。

如何提升成都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委员建议:用新技术、人才、管理赋能

“成都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丰富的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是智慧成都建设的基石,加强大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对于成都打造智慧城市尤为重要。”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志宇在会上发言。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是任志宇重点关注领域。他认为,数据是建智慧城市的基础。“要建智慧城市,数据采集和管理问题不可忽视。”他说,就目前来看,成都数据采集的广度、精度、深度还不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缺乏高端人才。同时,数据采集使用全过程还需要更安全的保障和更科学的管理。

在此背景下,针对提升成都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任志宇提出三个赋能:新技术、人才、管理赋能。

“提升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能力,在于突破现有数据采集终端技术壁垒,依托新技术新平台新路径,扩宽数据采集范围、增加数据采集途径、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实现全域智能和全业智能,最终实现全城智能。”任志宇举例说,比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可通过用电安全的智能化改造,加强电流变化的数据采集,提升对线路老化、设备老旧等原因造成的火灾的监控。同样,在农业智慧化改造、工业改造、森林山火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也可加强技术赋能。

人才,是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的关键要素。任志宇认为,除了挖掘培养本土大数据人才,加大对在蓉高校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投入,成都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招揽更多海内外高层次数据人才。

数据安全,是建智慧城市的保障。“维护数据安全,软硬件均不可或缺。”任志宇提出,成都可以打造数据安全岛,形成数据安全屏障。同时,成都还可以根据行业属性,成立分级数据安全管理机构,依次从数据安全管理服务外包、引进数据安全管理员、成立数据安全监管部门,甚至在特殊行业需要成立数字安全部队。成立区域性“数据银行”,对市域内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储存、管控和应用,严格限制企业对诸如人脸、DNA等重要的不可再生性数据自行采集、储存和应用。

如何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

委员建议:建立专业商事调解机构

对市场主体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是其中的一大工程。其目的是营造公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

“运用法治方式,妥善化解商事纠纷,是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重要保障。”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运逵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胡海玲进行了一场题为《完善商事纠纷调解体系 助推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建设》的发言。在她看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营商环境的基础和底线。

她表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持续增多,现代商事纠纷利益冲突呈现复杂化、性质形式多元化的特征,在规范现行政策法律,以及提高商事纠纷化解实效方面,均需要大力推动商事纠纷化解体系进一步优化。

鉴于目前没有认定商事纠纷调解组织资质的专门程序和机构,调解组织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胡海玲建议,可按照行业来分专业设立调解机构,有针对性地设计调解规则中特定的行业性条款;此外,还要推动调解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由法律、心理学、社会学、投资贸易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级智库队伍。

在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助推下,商事调解的智慧化创新也大有可为。“建议打造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高效便捷的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调解活动融合。”胡海玲表示,可以通过反馈沟通掌握纠纷隐患、矛盾动态,做好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促进“调解前置”工作机制的形成。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彭祥萍 肖皓月

新闻推荐

力争2025年 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聚焦成都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成都在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后,乘势而...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