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预期目标:GDP增长7%以上 “十四五”时期预期目标:全省GDP年均增长6%

成都商报 2021-01-31 04:05 大字

内容来源: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制图 李开红

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了代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增长3.8%、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202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大力发展成都都市圈

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报告提出,今年四川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提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天府新区总部集群、科技创新、商务会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核心功能,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发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国际消费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成都都市圈,加快成都外环铁路和成德、成眉等城际、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推进轨道交通资阳线、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高速等项目建设,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成渝中线、渝西等高铁,形成1小时通勤圈。在推动五区协同发展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加快培育壮大环成都经济圈,构建铁路公交化运营网,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支持绵阳科技城新区建设,促进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

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组建天府实验室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推动国际核聚变科学中心落户,推动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能力提升。将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遴选支持重大创新产品,努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成立两院院士基金,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加快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建设,实施100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川渝联合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示范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快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团队,统筹推进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天府高端引智计划。

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探索建立6G通信试验场

此外,四川还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围绕重大领域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快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同时推动险资入川,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5个左右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和10个左右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探索建立6G通信试验场。

“十三五”GDP首次实现3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十四五”预期: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

“十三五”期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GDP年均增长7%,首次实现3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十四五”时期,四川又将如何迈向治蜀兴川新台阶?1月30日,提请省人大代表审查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对“十四五”发展目标作了量化、具体化,提出五大类21个主要指标。其中13个预期性指标,主要是通过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市场主体来推动实现;8个约束性指标,集中在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需要强化政府职能职责,主要由政府推动来实现。

例如,在预期性目标上,《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同时,《纲要草案》提出,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稳定。

21个主要指标还包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大气、水体等质量明显好转,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钟茜妮

新闻推荐

一把长椅、一封感谢信见证成都这座城的温暖瞬间

沙河城市公园内市民捐赠的长椅1月21日,红星新闻、成都发布共同启动“公园城市线上博物馆”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三...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