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子信息产业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 成都诞生首个万亿级产业
(记者 苏俊)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
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2008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是成都首个千亿级产业。从千亿产业到万亿产业用了12年,这背后不只是规模的增长,更是质量与效益的跃升。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认为,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为全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危中寻机 产业韧性更加凸显强劲
19.8%!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速。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成都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动实践。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度较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影响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市第一时间按照四川省实施“柔性”复工管理政策安排部署,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双见效”,分级分类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2020年2月底,成都全市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复工率就已达100%。
危中寻机、机中求先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的重要“法宝”。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外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受滞,成都市及时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支持国际产能向成都转移,支持国际企业扩大生产,促进戴尔成都工厂等龙头企业迅速扩产增产,发展速度稳中有升。
稳链补链强链,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也成为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去年6月,围绕重点企业、“薄弱缺”环节,成都出台《成都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方案》,7月,成都启动“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围绕“两图一表”开展“叩门招商”,实现了项目招引的重大突破。成都全市引进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9个。一系列项目的集中签约看中的便是成都强链补链固链、加速产业生态圈建设,指向的是成都首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从2008年的千亿产业到2020年万亿产业,不只是规模的增长,更是质量与效益的跃升。”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强链建圈 发展路径更加明晰有效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让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产业生态圈稳定性和产业链配套同城化的重要性。
“过去招商百花齐放,比较杂乱。”该负责人说,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大项目,挖掘它背后的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继而在各产业功能区内形成相对健全的产业生态圈。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目前成都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50余家;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全产业链已成雏形,关键技术领先全国,终端产品优势明显。
截至目前,成都已有英特尔、IBM、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规模以上企业1400余户,很多大企业在成都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此次的万亿份额中,规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30.7%。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证明“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更加明晰、有效。
政策赋能 产业支撑更加精准有力
在电子信息产业这场“规模战”中,成都坚持城市与产业共生共荣,并为其发展持续赋能。
2019年,成都准确把握产业趋势,出台《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到2022年,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蓝图已绘制,关键在落实。在此期间,成都接连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基地,全面推进统筹规划布局、优化产业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细分领域的个性需求,成都先后出台10余份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都一直在超前“谋局”。
不断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政策体系和创新举措,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了“四梁八柱”,这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的重要秘诀。
在汤继强看来,全省的工业发展正处在由后工业时代向创新型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所积累的优势能够为全省的工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闻推荐
大运会倒计时200天,成都办赛营城节奏加快——大运会正在改变成都建设中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1月...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