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从悦纳自我开始

拂晓报 2021-01-21 08:56 大字

■梁童童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乐观的,然而,对孩子的期盼越大,往往施加的压力也会越多,反而容易事与愿违。人的自信心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而自卑也大多产生于儿童时期。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启蒙人,帮助孩子远离自卑,建立自信,家长的引导尤其重要。

近日,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成都市女知识分子联合会心理分会会长杨继芬对此话题作了分析。

什么是自卑?

什么是自信?

自卑,是一种因为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者常常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而苦恼,时常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之中。而自信,是指一个人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愉快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自信者对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往往是积极的、正向的。

杨继芬认为,自卑与自信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两种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自己平衡,需要我们学会与它们友好相处。自卑情绪的产生与人对自己的某些特点的负面评价分不开。生活中,垃圾只要被正确地分类回收,垃圾也会变成资源,这就提示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运用自己的特点。

“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钻石是多面体,我们要多换几个角度,才能看到被忽视的可能性。”杨继芬指出,自卑是不健康的情绪状态,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它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进而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生。但自卑也并非什么疑难杂症,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只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就能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觉知就是成长。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这就是你改变的开始。”杨继芬说。

面对同样的情况,自卑者和自信者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

面对人际关系,自卑者会想“我想要每个人都喜欢我”,自信者想的则是“我想要的是什么呢”;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卑者会想“别人过得比我好”,自信者则认为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无需比较、羡慕;面对他人的看法,自卑者会纠缠于“别人误解我,对我有看法怎么办?”之类的念头,自信者则坚持“只要不妨碍别人,他们怎么想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

杨继芬指出,归根结底,自卑者与自信者之所以呈现出如此不同的表现,是因为他们与自身的相处模式不同。比如,有人会出于迎合或者攀比的心态,去穿一些并不舒适的衣服,做一些伤害身体的整形手术,这样的行为,在杨继芬看来,就有可能是自卑情绪在作祟。自信者往往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接纳自己的特点。这样的人,他的容颜并不一定“漂亮”,衣服也不一定是名贵的,但这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一定是特别能打动人的。

“很多时候,你认为你的不美丽、你的工作失败、你的关系不和谐,追根溯源,都是因为你的自卑情绪。”杨继芬说。

孩子自卑 or自信

家庭是重要因素

造成自卑的原因有很多,身高、体重、容貌、生理缺陷等生理因素,反应慢、记忆力差、成绩差等学习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离异等家庭因素,还有诸如考试失败、犯错误、比赛失败等经历,都会成为孩子自我评价过低、胆怯、封闭、缺乏主见的种子。

在这些因素中,家庭因素尤其值得家长们注意。在杨继芬看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甚至决定了孩子如何去处理其他因素的方式。

杨继芬认为,要培养孩子的主见和判断能力,并非是不让家长给孩子提要求,而是在提要求的时候,要注意给孩子讲清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要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基础就是要拥有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杨继芬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团队活动中,当她提出要为一个 PPT重新排版时,负责的女学生坚定地拒绝了她,理由仅仅只有一句“肯定做不了”。杨继芬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让她觉得自己就是父母的复制品,她的世界有很多“肯定”“绝对”,都是父母给的。于是,杨继芬对她说:“你觉得做不了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也是可以尝试的。你妈妈教给你的那些不可能,或许你可以先打个问号。”

那个著名的“被烧死的大象”说明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被烧死的大象,从小就被铁链拴在象棚里,它的世界就是这个半径的范围。凭大象的力气,本来是完全可以挣脱的,就是因为在它的认知中,它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被烧死在象棚里。“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人很多的潜能都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他觉得他不可以,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家长告诉他,他不可以。”杨继芬说。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当一个人面对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后果。最初,是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进而轻视自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低人一等;接着,是把困难想象得很严重,常处于孤僻悲观的状态,以至于自暴自弃;到了最后,可能造成最严重的后果——轻生。

“我们不要忽视生活中孩子透露出来的一些细节,认为他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达到了一个学术上的高度,就没有问题了。心理问题不是一直读书就可以解决的。”杨继芬说。

那么,如何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杨继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承认现实,准确定位,悦纳自己,不盲目攀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是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勇敢面对问题,及时总结,变经验为力量,汲取教训。

三是注意改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寻求亲人朋友的支持,分散自己对低落情绪的注意力。

四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制订科学合理、可执行的学习计划和运动计划,形成良性循环,充实自己,提升自信。

除此之外,杨继芬还提到了语言的力量。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卑的人,要比平时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透露出来的信息。心理学对“自卑”的解释是,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或否定的内心体验。而言行透露出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卑者对自身的价值判断。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鼓励或者伤害别人。杨继芬认为,无论面对的是不是一个自卑的人,说话都应慎重一点,家长面对孩子更是如此。

“咱们一定要给孩子,也给自己信念。我们要看到孩子期待的是什么,你如果随意对待孩子,他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做那些被你轻视,但他自己却真心喜欢的事情了。”杨继芬说。

新闻推荐

高铁上有人突发疾病昏迷 1分钟内多名医护奔来施救

“1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请车上有学医的或医生前来诊治!请车上有学医的或医生前来诊治……”列车广播一遍一遍重复播报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