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区创新探索全人发展观下残疾人康复模式

四川日报 2020-12-23 06:27 大字

量体裁衣 赋能助行

在“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试点中,意大利OVCI专家上门指导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

青白江十二针绣坊选送的蜀绣礼品“熊猫走世界·中欧班列”获“成都礼物”双奖。

“我担心的是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希望她能掌握一门谋生技能。”12月初,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自强班”学生苗苗(化名)的妈妈,欣喜地发现女儿叠出的餐巾折花有模有样。今年9月,四川省首个职高特教班在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从青白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智力残疾人苗苗,和其他14名小伙伴一道成为“自强班”旅游和汽修专业首批学员。

残疾人职高特教班的开办,旨在帮助特殊孩子掌握基本职业技能,提升他们将来的生存能力和谋生技能,这也是成都市青白江区着力“全人发展、融合共享”,探索促进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新尝试。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从“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出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致力赋能助行,以“全人发展·我能行”为主题,创建了“全人行”党建品牌,推广“全人发展、融合共享”理念,打造残健融合服务阵地“全人之家”,培育了“青融创”“青融荟”“青融益”等系列助残服务品牌,实现助残康复、助残双创、助残圆梦三大工程有机融合,有力推动了全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丹童 (图片由青白江区残联提供)

新思路

3年试点全人发展观 残疾儿童家庭满意率达98%

“我们在青白江康复一年多了,孩子的进步非常明显。”12月22日,7岁的自闭症儿童小月(化名)和妈妈在康复中心玩着串珠游戏,看着孩子慢慢能听懂指令,主动亲近老师,参与集体游戏,小月的妈妈由衷感到欣慰。

小月的进步得益于青白江区开展的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2018年,作为西部唯一、全国仅有3个试点区县之一,成都市青白江区获批试点中国残联“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在意大利国际合作志愿组织“我们的家园”(OVCI-Our Family,简称OVCI)专家组指导下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工作,创新探索全人发展观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为做实项目,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及残工委将其纳入“国际化青白江”对标创新大局及贯彻落实“一法四条例”重点任务予以保障,省、市、区政府相继出台文件,联动匹配经费,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扩展到0-17岁;康复训练、手术补贴费用提至最高3万元/年/人,康复辅具补贴提至最高1万元/年/人;提供困难家庭送训补贴500元/月/人;对无法到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提供“送康上门”服务,青白江区财政给予2000元/年/人的经费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探索“生理-心理-社会”康复模式,做强康复团队,做优康复模式,做深社会融合,做大康复格局。依托青白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辟1500余平方米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场地,投入300余万元专业化改造16个康复训练功能室,配备了200余种国内先进专业设施设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运营,派员参加北京OVCI培训,多维升级评估系统、康复工具、服务流程、治疗组团及辅具适配等;实施“家长赋能”“志愿陪伴”和“儿童成长”三大行动以及特奥运动计划,改善残疾人家庭和社区康复环境,增强残疾儿童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3年的试点,有力推动了青白江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软硬件提档升级,康复团队专业与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构建起亲密关系与和谐氛围;残疾儿童参与康复训练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家长认同度、参与度明显提升,并主动改造优化家庭等全域康复环境,在训儿童由30名增加到近60名,残疾儿童家庭满意率达98%。试点项目有力带动了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67支家医团队、14个社区康复示范站及全域“互联网+”辅具服务网络,使残疾人享受到了更加及时、贴近、优质的精准康复服务。

新模式

全人发展融合共享 全区各项残疾人工作创新突破

3年的“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试点,不仅给残疾儿童康复带来新模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青白江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从生理走向心理、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短期走向长期、从家门走向社会,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服务链条,无限延伸到家庭、社区及社会各个领域,延展了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长度、广度、深度、厚度,树立了全区残疾人工作“全人发展、融合共享”的新理念,“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工作格局不断优化,立足关爱赋能助行,推动残健共融共享,大大提升了残疾人工作质效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质量。

“熊猫憨态可掬、寓意深远。”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0中国(成都)文创旅游商品展中,全国首批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青白江十二针绣坊选送的蜀绣礼品“熊猫走世界·中欧班列”,获得“成都礼物”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铜奖和最具网络人气奖双奖项。这件绣品出自全国首批、四川唯一“残疾人非遗工匠”任晓红之手。

任晓红曾是青白江十二针绣坊的首批学员,现任绣坊的蜀绣老师,累计培训残疾学员300余人次,培育技艺娴熟残疾绣娘10余人,带领学员绣制作品1000余件。在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帮助下,当地残疾绣娘的月收入达到了2200—4800元,绣品供不应求。

过去5年,青白江区全域推广“全人发展、融合共享”理念,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依托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及多级服务网络,孵化培育了“青融创”文创基地(空间)及青白江十二针绣坊、八阵图面塑工坊等非遗项目,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奔康;聚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培育“青融荟”残疾人就业创业、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延展“全人发展·与爱同行”“全人发展·融碍畅行”“全人发展·逐梦前行”助残服务内涵,大力引进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和企业,协同相关单位、群团组织及残疾人专门协会,组建“青融益”助残公益联盟,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扶残助残,提升全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水平。

全区各单位协同推进,精准做优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残疾人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低保、社保、就业、教育等涉残信息共享机制,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品质更优,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助残企业、社会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和助残志愿者先进典型。

新征程

深化“量体裁衣”式服务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十四五”期间,青白江区将认真编制实施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持续优化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提升残疾人事务依法治理水平,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残联改革。深化“全人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广“全人发展、融合共享”理念,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全人之家”残疾人综合服务功能,让残疾人就近就便接受服务。壮大“青融益”助残公益联盟,促进助残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

聚焦民生需求,做实基本保障。大力落实保障救助,深化做优十二针绣坊、八阵图面塑工坊等非遗保护试点项目,建好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融乐阳光家园,线上线下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帮助更多残疾人稳定就业、灵活就业。

健全公服体系,做优服务品质。完善残疾人助学机制,持续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推广“全国社区康复示范项目”试点经验,深化拓展全人发展观下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做优“青融荟”“青融创”品牌,依托四川自贸区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新闻推荐

成都六医院金牛(泉水)院区动工

成都六医院金牛(泉水)院区动工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小宏)近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金牛(泉水)院区项目破土动工。该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