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平凡事也可以当“英雄哥”——记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五津派出所社区民警杨英华
杨英华在辖区内向社区居民开展普法宣传本报记者 曾昌文 见习记者 朱佳琦 文/图
杨英华,人送外号“英雄哥”。自1997年警校毕业后,杨英华先在成都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从事管教工作,2016年至今任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五津派出所社区民警。“英雄007”是杨英华的社交账号名称,平时大家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英雄哥”。这个外号可不仅仅是一个网名这么简单,背后的故事还得细细道来……
不下班的贴身民警
初见“英雄哥”,是在他刚值完夜班的第二天早上。因熬夜而明显嘶哑、疲惫的嗓音里,传递出的却是他待人处事的一腔热情。
刚到五津派出所不久,杨英华就被安排负责抚江社区,并兼任抚江社区党委副书记。建“一房一档”,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大到救人命,小到贴门牌……在他不知疲倦的努力下,抚江社区可防性案件数量明显下降。
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杨英华的手机不断响起,基本上都是辖区群众的咨询求助电话。杨英华告诉记者,这样的电话他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无论是陌生群众,还是帮助过的老熟人,遇到困难纠纷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现在的杨英华已经成为了群众身边“不下班的贴身民警”。“没办过啥惊天动地的大案,办的大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看我这笔记本上啊,都是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杨英华说,成都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管理办法里的“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针,对他从事社区民警工作影响非常大。
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他于2017年获得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个人嘉奖,2019年被成都市公安局记“三等功”……“杨英华这个人很热心,和社区干部、群众都打成了一片,只要是能帮的忙,二话不说就会去做。”五津派出所所长何浩说。
关乎群众才是大事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杨英华成功帮一名离家出走的精神障碍患者找到了家人。老人迷路、小孩走失……每每遇到这些急需救助的人,杨英华都不是简单地送到救助站就了事,而是会想办法联系家属,帮助他们与家人团聚,并找到走失原因,避免走失再次发生。“南河有人跳河了!”今年9月28日21时许,五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电话。杨英华到达现场后,会同消防队员合力将跳河男子救回岸边,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杨英华了解到,该男子张某今年20岁,从小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外出打工,从13岁就开始自己生活,最近因家庭等原因非常想不开。对此,杨英华耐心开导张某,帮助其意识到生命可贵,让其放弃了轻生念头。同时,杨英华积极与张某的父母联系,让他们多给关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9月30日上午,张某的父亲来到派出所,对杨英华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这是杨英华劝导他人时常说的话,但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却记录着这样一段自白:“2020年2月2日,我在不值班的情况下,明知小女儿过生,却真的没时间回2公里外的家……晚上9时许,小女儿来电话说‘爸爸,快回家睡觉了’,我的心当时真的哭了。”对杨英华来说,多些时间陪在家人身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关乎群众的“大事”面前,自己的家事也就成了“小事”。
致谢锦旗收到手软
今年10月3日上午,辖区居民谢某急匆匆地来到五津派出所报警,称其汽车被人恶意划伤。杨英华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调查。
经走访和调取现场监控后,杨英华找到了肇事者王某。原来,谢某占用王某的车位,王某联系不上谢某挪车,一时冲动便愤然划车。了解情况后,杨英华对王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告知其行为涉嫌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依法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经调解,王某向谢某道歉,谢某也对占用车位的行为向王某致歉。此前怒目相对的两人握手言和。10月8日,谢某送来锦旗向杨英华致谢。
近年来,五津派出所深化“警调互动、公调对接”,建立了派出所、综治中心、社区、司法多元共商的24小时全天候响应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了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随时待命、即刻出发、东奔西走、磨破嘴皮成了杨英华的工作常态。
有求必应、有困必扶、有难必帮,如今的杨英华已经成长为五津派出所的一名调解能手。据不完全统计,自成为社区民警以来,经杨英华化解成功的各类矛盾纠纷达600余起,当事人给他送锦旗致谢的也是常有的事。“我估计他收锦旗都会收到手软吧。”说起杨英华的调解水平,何浩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像杨英华这样的社区民警,在五津派出所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五津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一室两队”警务机制改革,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他们的共同守护下,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有了稳步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冰玉)近日,成都高新区检察院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交流会。根据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